《史記·孫子吳起列傳第五·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于曾子[1]。》鑒賞
事魯君[2]。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吳起取齊女為妻[3],而魯疑之。吳起于是欲就名[4],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5]。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
魯人或惡吳起曰[6]:“起之為人,猜忍人也[7]。其少時,家累千金,游仕不遂[8],遂破其家。鄉黨笑之[9],吳起殺其謗己者三十馀人[10],而東出衛郭門[11]。與其母訣[12],嚙臂而盟 曰[13]:‘起不為卿相[14],不復入衛。’遂事曾子。居頃之,其母死,起終不歸。曾子薄之[15],而與起絕[16]。起乃之魯,學兵法以事魯君。魯君疑之,起殺妻以求將。夫魯小國,而有戰勝之名,則諸侯圖魯矣[17]。且魯衛兄弟之國也[18],而君用起,則是棄衛[19]。”魯君疑之,謝吳起[20]。
【段意】 寫吳起事魯時的遭遇。吳起娶齊女為妻,在齊國進攻時,他殺妻以明志,卒為魯將而大破齊軍。然而卻受到讒毀,使魯君疑之,摒棄不用。
注釋
[1]曾子:孔子弟子之一,名參,魯人。[2]魯君:吳起所事之魯君,以吳起生平事跡推導,當為魯穆公。[3]取:通“娶”。[4]就名:成就功名。[5]不與齊:不幫助齊國。[6]惡(wu):憎恨。[7]猜忍:疑忌殘忍。[8]游仕不遂:游歷求官不如心愿。遂,順。[9]鄉黨:古時國家基層建制,以五百家為一黨,一萬二千五百家為一鄉,故鄉黨猶言鄉鄰。[10]謗己者:譏諷自己的人。[11]郭門:外城之門。[12]訣:話別。[13]嚙臂而盟:在胳膊上使勁咬一口發誓。[14]卿相:泛指高官。[15]薄:看輕。[16]絕:斷絕關系。[17]圖:圖謀。[18]魯衛兄弟之國:魯之始祖周公旦和衛之始祖康叔封為親兄弟,均為周文王之子,故稱。[19]棄衛:因魯衛為兄弟之國,衛君不用衛人吳起而魯君用之,則可視為不顧兄弟情誼,故稱。[20]謝:辭謝。
上一篇:《高、國之屬害之[1],譖于景公[2].》鑒賞
下一篇:《史記·伍子胥列傳第六·伍子胥者,楚人也,名員[1].》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