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辭類·正喻并列之譬喻式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意難直陳,情有隱曲,則辭取比況?!詾閰^分,(譬喻式) 可得三格:“正喻并列”、“正喻互較”及“正喻融合”是也。正喻并列格: 正意喻意,同時并列,不分輕重者屬之。(《詹安泰詞學論稿》第七章《論修辭》)
【詞例】
浣 溪 沙
秦 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淡煙流水畫屏幽。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寶簾閑掛小銀鉤。
【解析】譬喻或稱比喻,象璀璨的群星,點綴著我國文學名著的藝術天空。其絢麗多彩的語境、繁簡交變的結構,令人目不暇接。自 《詩經》 以來,譬喻作為“取比類以合之”(《周禮注疏》 卷23)、“因事喻志”(《詩品序》)的藝術表現手法,就一直得到文學家及文學評論家們的重視。劉勰在 《文心雕龍》 中特辟 《比興》 一節,說它“寫物以附理,飏言以切事也。故金錫以喻明德,珪璋以喻秀民; 螟蛉以類教誨,蜩螗以寫號呼; 浣衣以擬心憂,席卷以方志固?!彼谶@里雖然主要只是說的明喻,但譬喻的魅力可見一斑。詞,作為“以婉約為宗”的文學體裁,為了表現 “嬌女步春”的蘊藉,“天上人間”的哀怨,“試手補天裂”的風流,“執手相看淚眼”的離別,為了使這些感情表現得或生動形象、或隱曲含蓄,肯定要更多地運用這種修辭手法。譬喻或明或隱,或借用或融合,一定要透顯出作者的“正意”。它從不同的角度可有多種多樣的類別,詹安泰先生從喻意與正意的邏輯關系著眼,將其分為三類:“正喻并列”、“正喻互較”、“正喻融合”,也可謂獨具匠心。下面我們以秦觀《浣溪沙》詞為例,具體說明譬喻的正喻并列格。
所謂“正喻并列格”就是正意與喻意,在詞句中同時并列,不分輕重。像這首詞的過片二句:“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就如此。在這里,“飛花”、“絲雨”經過詞的上片的氣氛渲染,已經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意緒,再加上“似夢”、“如愁”的以人事比景物的譬喻,正意與喻意完全合為一體了,分不清詞人要表現的是景還是情,然而,詞人歸根結蒂還是抒發自己的無盡哀思。因此,要理解好這兩句譬喻,首先我們還得要了解全詞的意境。詞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一幅幽深、迷茫、凄冷的圖畫:陰冷的春天早晨,漠漠輕寒,恰似晚秋的蕭索,詞人獨上小樓,空房內畫屏豎立,顯得格外幽靜。這情景與作者的 《踏莎行》 詞所描寫的:“霧失樓臺,月迷津渡,……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意境很相似。雖然一寫春天的“曉陰”,一寫春天的“晚寒”,卻都表現了詞人孤寂的處境和愁苦心情。既然詞人心境如此凄苦,故見 “飛花”有 “似夢”之感,這種夢不是美好的春夢,而是作者嘗盡了世態炎涼、仕途險惡之后的惡夢、驚夢,是 “感時花濺淚”、“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情思; 既然詞人處境如此孤寂,故見“細雨”有 “如愁”之情,這種愁是詞人在體驗了情愛隱衷不能傾訴、親友戀人悲離傷別的哀痛之后的愁。譬喻一般是以具體比抽象,如晏幾道的 《玉樓春》:“盡教春思亂如云,莫管世情輕似絮”,“春思”、“世情”本是抽象的情感體驗,詞中用繁多雜亂的云、軟綿綿輕飄飄的絮,比喻這種 “思”與 “情”,使具體生動的物象與抽象難摹寫的意緒并列在一起,具體形象是實,抽象情思是虛。這種由 “虛”的情感和 “實”的形象所并列和組合的意象,既富于逼真生動感,又有空靈之妙,故叫 “正喻并列格”比喻,只不過晏詞是以景物比喻人事。正因為正意喻意并列,故也可以以人事比喻景物,我們上面所選的秦觀詞句就如此,從本質上來說,它同樣是以抽象的情思與具體的形象的并列為特征,同樣對讀者的審美聯想具有強烈的刺激力。詞句如果一味從形象到形象,所形成的意象容易流于浮泛和膚淺,而一味從抽象到抽象,則容易墮入晦澀的泥潭,成為枯燥的說理。像這樣正意喻意相映,虛實相襯相美,才能饒有妙趣。因此,如果說這兩句秦觀詞是以人事比喻景物,其實又何嘗不是以景物比喻人事呢! 但象辛棄疾的 《賀新郎》 詞:“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歐陽炯的 《女冠子》詞:“蕊中千點淚,心里萬條絲,恰似輕盈女,好風姿?!蓖瑯邮钦鉃榫拔铮耸聻樵⒁猓欢c秦觀詞略有不同,在意義上它們確是以人的形象來狀描景物。辛詞以西施未嫁時的“淡妝濃抹總相宜”描寫西湖的 “煙雨偏宜晴更好”,歐陽炯詞以婷娉綽約的輕盈女孩來比狀荷花花蕊,都別有情趣。
上面我們說的詞例都是正意在前,喻意在后,并且都有 “未比”、“比并”、“恰如”、“約略”之類的綰合詞。在詞的創作中,亦有喻意在前,正意在后,并省略了綰合詞的。如“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嫋”(晏幾道 《生查子》)說眉黛細長如遠山,腰肢苗條如弱柳,省去了兩個 “如”字; 再譬如 “雁齒橋紅,裙腰草綠”(張先 《破陣樂》)說橋紅似雁齒,草綠似裙腰,省去了 “似”字。并且它們都是喻意在前,正意在后。大致說來,正喻并列式譬喻,正意在前,喻意在后的,多用譬況綰合辭; 喻意在前,正意在后的,一般都省去譬況綰合辭。
上一篇:修辭類·化物作人格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修辭類·以古人代今人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