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格類·骨秀神清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依據】 呂居仁“東里先生”……寫村居樂趣,骨秀神清,玲玲高韻,由其天機勝也。朗吟一過,覺陶淵明歸去來詞后,有此杰作。(黃蓼園 《蓼園詞選》)
【詞例】
滿 江 紅
呂本中
東里先生,家何在、山陰溪曲。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昨夜岡頭新雨過,門前流水清如玉。抱小橋、回合柳參天,搖新綠。疏籬下,叢叢菊。虛檐外,蕭蕭竹。嘆古今得失,是非榮辱。須信人生歸去好,世間萬事何時足。問此春、春醞酒何如,今朝熟。
【解析】 呂本中,字居仁,元祐宰相呂公著曾孫。紹興六年賜進士出身,累官至中書舍人。南渡后有悲慨國事作品問世,組詩 《兵亂后雜詩》 最為沉痛感人。呂本中為人正直,以忤權奸秦檜而被罷官。學者稱他為“東萊先生”。《滿江紅》 作品是呂本中深受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影響而創作的一首田園詞。黃了翁稱此詞“寫村居樂趣,骨秀神清,玲玲高韻,由其天機勝也”。“骨秀”,是指詞的語言文辭秀雅自然;“神清”,是指詞的思想內容清高純潔。“天機勝”,即天然去雕飾,質樸無華的風格。
上片側重寫家居環境。起句以設問形式,寫出家居地點。“對一川平野,數間茅屋”,寫出家居田園十分簡陋、清淡。然而,就是這數間茅屋周圍,卻有著都市少有的新鮮空氣和江南水鄉特有的小橋、流水、人家那如詩如畫的景致。“昨夜岡頭” 至 “搖新綠”四句,詞人用筆看似漫不經心,實際則慘淡經營。經昨夜一場初春新雨洗滌,居室空氣變得更加新鮮,田野萬物變得更加秀美,門前流水也清澈透明如玉,更有那小橋旁邊參天拔地的高高楊柳正在春風搖動中長出嫩芽新綠。小橋、流水、人家,淳樸而寧靜,典型的江南水鄉農家模式,“流水清如玉”,楊柳“搖新綠”,飽含著詞人喜愛田園家景的深情。這種感情酷似陶淵明 《歸田園居》 中所表達的那種樂趣和感情。上片雖屬寫景,然此景中亦有情,景中亦有意,只是詞人用筆含蓄罷了。
下片側重寫家居心境。過片“疏籬下,叢叢菊。虛檐外,蕭蕭竹”之句,是詞人承接上片寫景的過渡,也是對上片寫家居之景的重要補充。家園有“菊”、“竹”,不僅反映出主人的興趣與愛好,而且體現出主人的風雅與品性。“菊”表高雅,“竹”有清節。陶淵明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名句。(《飲酒》 其二) 著名詩畫家、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說自己所畫“一竹一蘭一石,有節有香有骨”,還說自己“宦海歸來兩袖空,逢人賣竹畫清風”。(《鄭板橋集》)詞人在寫景之后,筆鋒急轉,大發感慨。“嘆古今得失,是非榮辱。須信人生歸去好,世間萬事何時足”。詞人所嘆,并非無緣無故。作者呂本中見山河破碎,祖國分裂,內心十分痛苦,很想立志去為國為民干一番事業。可是,由于奸臣擋道,報國無門,只好發出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哀嘆。“古今得失,是非榮辱”,自有后人評說,自己則抱定 “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的宗旨,如今懷才不遇,還是仿效陶淵明歸隱田園,自得其樂。常言道,知足者常樂。世間萬事哪有件件稱心如意的?不知足,只會自尋煩惱。這一思想乍看消極,實質寓含著深層的積極進步意義。詞人的感嘆,乃是對顛倒是非,混淆黑白的腐朽統治集團發出的不滿和抗爭之辭。詞人也明知自己個人的力量是單薄的、微不足道的,所以最后唯一的解脫是借酒消愁和借酒增壽。“問此春,春醞酒何如?今朝熟。” 《詩經·豳風·七月》 曰:“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但是,酒能添壽壽幾何?借酒澆愁愁更愁。作者如此結尾,言雖盡而意無窮。
這首田園詞反映了作者鄙夷功名利祿的高遠志趣和不爭個人得失、是非榮辱的高貴品格,還表現了作者對世俗社會的不滿和對農家田園生活的向往和熱愛。全詞用語雅麗秀氣,如 “流水清如玉”,楊柳 “搖新綠”。有的用語屬對工整自然,如 “疏籬下,叢叢菊。虛檐外,蕭蕭竹”。就詞的用韻而言,上片用 “魚”韻,如曲、玉、綠; 下片換用“屋”韻,如竹、辱、足、熟; 句中還用迭韻,如 “叢叢”、“蕭蕭”等。這就是黃氏所謂的 “玲玲高韻”,讀來韻味十足,極富美感。“朗吟一過,覺陶淵明歸去來詞后,有此杰作。”
上一篇:風格類·骨力不凡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
下一篇:風格類·倩麗中著凄黯的宋詞藝術技巧|風格|特點|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