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典故·衡陽雁
【出典】 東漢·張衡《鴻賦序》:“南寓衡陽,避祁寒也。”(見《太平御覽》卷九一六)唐·杜甫《歸雁二首》其一:“萬里衡陽雁,今年又北歸。”(見《全唐詩》卷二三二)宋·祝穆《方輿勝覽》卷二四《湖南路·衡州》:“回雁峰:在衡陽之南,雁至此不過,遇春而回,故名。”
【釋義】 衡陽有回雁峰,古人認為候鳥鴻雁南飛避寒不過此峰,遇春即返。
【例句】 ①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范仲淹《漁家傲·秋思》11)這是說秋后雁向衡陽飛去,雁歸而人未歸,有思鄉之意。②須信衡陽萬里,有誰家、錦書遙寄。(蘇軾《水龍吟》[露寒煙冷蒹葭老]330)此詞詠鴻雁,句中用雁飛衡陽事以切題。③衡陽猶有雁傳書,郴陽和雁無。(秦觀《阮郎歸》其四463)這是說在衡陽還有雁傳書信,郴陽更遠,連雁也沒有了。④衡陽雁不到,路隔三湘。(康與之《風流子·昔賀方回作此道都城舊游,仆謫居嶺海……》1307)這是說嶺南路遠,隔著三湘,為衡陽雁所不能到,不能得書信。⑤昔到衡陽回去,今隨陽避地,遍海南頭。(劉克莊《八聲甘州·雁》2634)這是說過去雁到衡陽就北歸了,今為了避地,為了稻粱,飛遍了海南。
上一篇:典故《衡門棲遲》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豪華蕩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