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元放擲杯
【出典】 晉·葛洪《神仙傳》卷五《左慈》:“左慈字元放,廬江人也。……能變化萬端不可勝記。魏曹公聞而召之。……乃為設酒。曰:‘今當遠曠,乞分杯飲酒。’公曰:‘善。’是時天寒,溫酒尚熱,慈拔道簪以撓酒。須臾道簪都盡,如人磨墨。初公聞慈求分杯飲酒,謂當使公先飲以與慈耳。而拔道簪以畫杯酒中斷,其間相去數寸,即飲半,半與公。公不善之,未即為飲。慈乞盡自飲之。飲畢,以杯擲屋棟,杯懸搖動似飛鳥俯仰之狀,若欲落而不落。舉座莫不視杯,良久乃墜。既而已失慈矣。”(據《說庫》本)
【釋義】 傳說,方士左慈(元放)有道術,曾在曹操宴席間,以簪分杯中酒,飲罷擲杯,杯懸空良久方墜。后世因用作詠神仙道術的典故,也借以詠飲酒。
【例句】 故應元放,舉杯狂醉輕擲。(張綱《念奴嬌·次韻張仲遠,是日醉甚,逃席》919)這里活用左慈擲杯事,借以表現飲酒狂醉之失態。
上一篇:宋詞典故《元戎十乘》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宋詞典故《元日至人日,未有不陰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