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船
明代文言短篇雜俎類筆記小說集。四卷。題“華亭陳繼儒纂,繡州沈德先校”。成書于明萬歷中期。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刊本;《寶顏堂秘笈》本;1935年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初編”本。1985年中華書局《叢書集成初編》影印原商務印書館本。
明萬歷繡水沈氏刊《寶顏堂秘笈》本《珍珠船》正文書影
明萬歷繡水沈氏刊《寶顏堂秘笈》本《珍珠船》正文書影
本書輯錄漢魏以來的小說及各種史書、雜錄,編纂成四卷。所收小說并非完整的篇目,而是節選一個故事情節,或一段有趣的軼聞,像一顆顆散落的珍珠,將其裒集在一起,聚集一船,書由此得名。書中所節錄的故事情節,沒有標題,有的注出處,有的不注,憑著作者的興趣將它分為四卷,各卷與各故事之間,自成段落,沒有任何邏輯關系。所收小說篇幅皆不長,長者達二百多字,短者數十字,可分為傳奇、志怪、志人三類。
侯繼圖
蜀人路經天慈寺,忽然從天空飄來一片桐葉,只見上面墨跡斑斑,題著一首五言詩。多年之后,侯繼圖與任氏結婚,偶爾談及桐葉題詩這件趣事,原來此詩正是任氏所書。
唐玄宗逸事
安祿山叛亂之后,玄宗皇帝倉皇撤出京城長安,向蜀地進發。到了馬嵬,大軍怨氣沖天,要求處死楊貴妃。玄宗只能忍痛割愛。貴妃自縊而死。正當此時,南方進貢的荔枝到了,玄宗皇帝再也無法抑制悲傷,失聲痛哭,讓人以荔枝祭奠貴妃。
李后主硯臺
李后主有一方青石硯臺,墨池中有一塊黃色石頭,像彈丸一樣大小,晶瑩光滑。不管何時使用都有清水潤澤,用之不竭。后李煜歸降宋,攜硯北上。陶穀見之愛不釋手,但硯臺過大無力搬動,便將石丸搶走。后主愿以多種寶玩贖回,陶穀更加珍視,堅決不退回。陶氏將石丸放到自己的硯臺里,換了多種名硯,皆不出水,心中非常氣惱。便將彈丸摔碎,忽見石頭中蹦出一條小魚,落地即死。
雪衣娘天寶年間,嶺南向玄宗皇帝上貢一只白鸚鵡。鸚鵡非常聰慧,不僅識人言獸語,而且懂人心理,頗得貴妃歡心,宮中人皆呼它為“雪衣娘”。有一天,正當鸚鵡在宮殿門檻上游戲,一只雄鷹從空中向它撲擊,等人們搶救時,鸚鵡已命歸黃泉。皇帝與楊貴妃為之傷心嘆息,在宮中為它建造一座墳墓,稱之“鸚鵡冢”。
李涼公
李涼公鎮守北方邊疆時,在一個農園的樹下長出一株大蘑菇,徑長有數尺,蘑菇上有一座小巧的樓臺,雕欄畫棟,曲折游廊,其間花草樹木參差有序。樓臺上二位老人凝神對弈,心無外物;樓臺上題“朝榮觀”三字。李涼公看到這幕情景,令人掘地數尺,原來下面有一巨蟒,雙目如鏡,口吐白汽,汽凝成菌,于是趕快讓人掩埋如初。這一夜,李涼公夢見一黃衣老人前來致謝。
程迴
書生程迴,是伊川程頤的后代。有一天,在家閑坐,忽見一物像燕子大小從外邊飛進廳堂,仆人細看,原來是一位嬌小的美婦,長約五六寸,形神兼備,容服秀麗,見人落落大方,聲音細小,但清晰可辨。自我介紹說是玉真娘子,偶爾至此,望你們不必恐慌。程家為她鑿壁成龕,每天畢恭畢敬。玉真娘子能夠預言災兇未來之事,周圍的人們多納錢奉拜,后來不告而別,不知去向。
張天覺
張天覺喜歡草書,書寫時意氣風發,運筆如風,信意涂墨,直至躊躇滿志之時方罷。有一次,他寫了一首詩,疾書滿幅,翰墨淋漓,讓他的侄子謄寫清楚,其侄謄寫詩句的奇妙之處,發現字體如天馬行空,怎么也看不清楚,便向他詢問,張天覺審視半天,自己也不知為何字,便訓斥其侄:“為何不早點來問,等我忘了你才來?”
一字師
蕭楚材任溧陽縣令時,張乖崖已是朝廷重臣,權勢顯赫。有一次,張乖崖邀請蕭楚材到家作客,蕭看到書房中一絕句:“獨恨太平無一事,淮南閑殺老尚書。”于是提筆將“恨”改作“幸”。張公出來后,看到這一字的改動,問手下人,誰將他的詩進行了改動,左右如實報告,蕭楚材解釋說,張公功高位重,身居要職,一言一行則為人矚目,今天下一統,而您卻獨恨天下太平,這不是授人以柄嗎?張公聞言大喜,稱蕭楚材真是“一字師”。
上一篇:《玉蟾記》介紹|賞析
下一篇:《癡人福》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