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鐘
明末隆武刊殘本《清夜鐘》序書影
明末隆武刊殘本《清夜鐘》正文書影
明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原十六回,殘存十回。題“薇園主人述”。一說作者即陸云龍,字雨侯,號翠娛閣主人、薇園主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成書于南明隆武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明末隆武刊殘本,藏安徽省博物館、路工。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古本平話小說集》、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平話小說選》、1991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排印明末隆武刊殘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明末隆武刊殘本。
第一回 貞臣慷慨殺身 烈婦從容就義
明末時,朝廷內憂外患。編修汪偉本徽州人氏,進士及第,曾任知縣,為官清廉,胸襟磊落,極有才能。只因不會使錢賄賂,阿諛奉承,總也不受重用。后進京應召考選,雖文章華美,奈無門路,止得個翰林檢討的閑職,然汪偉毫不在意。汪正妻早亡,續娶耿氏,不惟榮華妍麗,抑且性格端莊,頗有才情,夫妻在家杯酒論文,倒也快活。甲申春,李自成義軍勢大,朝廷危在旦夕,汪偉屢次上書獻計獻策,惜無人理睬。三月,李軍攻進京城,汪偉攜一刀,欲聯絡他人去行刺闖王,然只見滿城皆是降臣,憤憤而返,與妻子雙雙自縊,以表忠烈。
第二回 村犢浪占雙嬌 潔流竟沉二璧
湖州府烏鎮柵南頭,有個石匠胡文,時常在外做生意。其妻陳氏,頗有幾分姿色,性情好淫,背著丈夫與數人私通。胡文生有二子胡有仁、胡有義,亦做石材生意,自小分別娶了兩個童養媳,大媳婦叫鈕三娜,小媳婦叫顧小大,俱是貧家女兒,溫柔賢良。成婚不久,胡文病亡,陳氏自此愈加放肆,家中淫夫不斷,三娜、小大都看在眼里。一日,光棍樊八來胡家尋陳氏作樂,見三娜貌美,動手調戲,遭鈕氏嚴拒,樊八悻悻離去,陳氏將氣出在兒媳身上。以后,陳氏時常鼓動奸夫去勾引兩個兒媳,但鈕氏、顧氏都堅貞不屈。陳氏十分惱怒,不僅對她們無端打罵,還在兒子面前搬弄是非,說兩女不孝,兩女因此又遭丈夫辱罵。三娜、小大忍無可忍,決定以死相抗,同時投河自盡,以保持名節。合鄉之人皆大加贊嘆。
第三回 群賢力扶弱主 良宦術制強奴
江南有個王鄉宦,世代皆是縉紳,家資豐厚。生子早夭,遺下一孫,年紀尚小,家中大小事項都托給管家王干打理。王干原是鄉宦書房中的小廝,為人伶俐狡猾,趁理賬之際,暗中撈取不少銀子,另將王家良田過付在自己戶內,詭寄于親戚名下。王鄉宦死后,一發欺瞞幼主,擅返原籍,購置美宅,結交官吏,十分威風。鄉宦之孫長大后,中了秀才,娶了妻子,在親友幫助下,決定要處置王干。他們先是告其侵欺家資,氣死主人,但王干買通宮府,使案子不了了之。后王秀才又告到按院,復四處張貼告示,通知租田戶應將租繳給他,否則就要扭送官府。王干因之不敢下鄉收租,但又不甘心,遂重金聘請本地縉紳張編修出面幫他收租。張編修假意提出要先收二千兩銀子好處費,王干忍痛照辦。等銀子送來后,張編修即轉給王秀才,并幫他主持正義。王干賠了夫人又折兵,氣病而死。王秀才拜編修為師,后成了俊髦。
第四回 少卿癡腸惹禍 相國借題害人
南明弘光元年,鴻臚寺少卿高夢箕上密疏一道,稱其已尋到先帝毅宗的太子。弘光帝速遣內監赴江南迎接,孰知接入宮中,請人辨認后發覺是假的,稍一拷問,乃駙馬之子王之明,與高夢箕家人穆虎合謀,企圖假冒獲利。圣上大怒,命閣老查辦。此閣老原與高夢箕有隙,欲趁機害他,故假從穆虎身上查得兩封通匪的書信,誣高夢箕“勾結湖廣福建”、“通同扶立太子”作亂。高被捕,面臨滅族之禍。高夢箕被毒刑拷打,但拒不承認通匪,后恰逢左良玉起兵討伐馬士英,亦及太子之事,此案遂擱下。不久,清兵渡江,弘光帝與眾臣逃散,南都百姓擁立王之明為太子,只三日,清兵已到,這一鬧劇方才收場。
明末隆武刊殘本《清夜鐘》插圖書影
第五回 小孝廉再登第 大硯生終報恩
江南才子小孝廉,精通詩文,赴京參加會試,運筆如神,不久就將三篇文章寫好。正在自我得意之時,隔壁考北卷的舉子大硯生,請求借閱,小孝廉也想聽聽別人的贊譽,便把卷子借與他。不料大硯生提出要抄他的文章,小孝廉不肯,但卷子已被大硯生搶入號房,無奈之下,只得允諾,而且幫他續寫了第四篇。結果,大硯生果真中了進士,小孝廉卻名落孫山。小孝廉欲去拜訪大硯生,看他怎樣酬謝自己,誰知大硯生怕他說出真相,竟假裝不認識,連門也未讓他進,小孝廉氣得七竅冒煙。自此后,小孝廉科科參試,卻科科不中,而大硯生卻官運亨通,直做到巡按御史。一日,大硯生下帖將小孝廉請去,表白自己的報恩心情,出銀五千兩,為小孝廉學資。次年春試,小孝廉高中進士,授兵部武庫司主事,后屢有升遷。小孝廉與大硯生亦成就通家之好。
第六回 偵人片言獲伎 圉夫一語得官
明正統年間,大名人王越,曾中進士,生性不拘小節。時北邊有警,王越被欽點為大同巡撫,贊理北方軍務。王越手下有個武官張千戶,智勇雙全,只因“淫酗不簡”,一直不得重用。王越卻對他另眼相看,留其在標下出力。一次,王越派張千戶前去邊外探刺情報,張千戶不辱使命,回來后又針對敵情,獻上獲勝良策,王越大喜,遂將自己心愛的美姬相贈。是夜,張千戶帶人繞到敵人之后,混入敵軍。王越則隨后率大軍出發,因遇上逆風,行軍速度十分緩慢。這時,王越馬夫梁驥獻計,可抄近路繞至敵軍后側,使敵軍處于逆風,我軍處于順風。王越采納之,又得張千戶為內應,結果是役大獲全勝。收兵后,王越重賞張千戶、梁驥兩人。
第七回 挺刃終除鸮悍 皇綸特鑒孝衷
明世宗時,京城人崔佑,開了一家陸陳店,娶妻王氏,生有一個兒子崔鑒,乖順聰明,討人喜歡。崔佑交了數位浪蕩朋友,嘗慫恿他去逛妓院,結識妓女魏鸞,自此為情欲所迷,終日不歸家,連店也不料理了,后來干脆將魏鸞接到店中行樂。王氏大吵大鬧,卻難斷丈夫的情根。無奈之下,王氏聽取別人的勸告,把魏鸞招進門作為崔佑的小妾。她原本以為可以仗著自己正妻的地位,制服魏鸞,誰想崔佑寵愛魏鸞,處處維護,反倒動輒將王氏打罵,連魏鸞也欺負她。王氏后悔莫及,又傷心至極,遂欲自盡解脫,幸得崔鑒阻攔,方才未死。崔鑒雖然年少,卻是非分明,知道禍根在于魏鸞身上,便偷了父親的一把小刀,乘魏鸞不備,將其殺死,然后投案自首。官府念他行孝心切,不予追究責任,崔佑與王氏后亦重歸于好。
第八回 狂言竟至殺身 堅忍終伸大怨
清河縣水孝廉生有三子,依此為伯縉、仲帷、叔冕,分別娶妻高氏、王氏、錢氏。三兄弟原本不和,彼此看輕;而三個女人也各不相讓,高氏認為自己是大房,凡事要掌權;王氏仗著娘家有錢,處處壓人;錢氏乃世家出身,自然也不肯伏低。因此三家之間矛盾重重,且愈演愈烈。其中叔冕性格直率暴躁,伯縉、高氏有什么不足,皆要去告訴二兄二嫂,大兄夫婦因之恨他。一日酒后歸來,看見兩個尼姑從仲帷家出來,便將其斥罵,并打趕出去,因此又得罪二兄一家。伯縉、仲帷合謀把叔冕騙至后園,用鐵錘將其打死。錢氏心中明白,但自思三個兒子尚幼,倘若聲張起來,必然禍及無辜,故只得忍辱負重,聽任兩兄處置,暗中將行兇的鐵錘及丈夫血衣藏起。年挨月守,轉眼十八年過去了,錢氏郁郁成疾,臨終前把兩件證物交給兒子們,囑其為父報仇。三個兒子告至官府,伯縉、仲帷得到了應有的懲處。
六一九 明末隆武刊殘本《清夜鐘》插圖書影
第九回 戴參將識俠娃 邵金寶生昵友(佚)
第十回 怨骨夜沉眢井 神言夢指奸人(佚)
第十一回 副使營升得禍 宗伯無罔罹災(佚)
第十二回 饞漢免為餓鬼 懦婦空作淫魂(佚)
第十三回 陰德獲占巍科 險腸頓失高第
東粵人周孝廉,慈祥有俠氣,入京赴試,借寓于城外僧寺。偶于僧房中見到一具未葬的棺木,便好心出資將其埋葬。是夜,夢見死者來告,請他移居某處,且于門上書“廣東周春元寓”字樣。周孝廉醒后照辦,適逢一位考官向此處原住客泄露考題,周無意得之,視如珍寶。周孝廉有個同鄉王孝廉,為人奸險,因嫉妒周孝廉志在必得的樣子,遂誣告周有舞弊行為。考試之時,周孝廉由于事先得了題目,故答得十分出色,應為卷首,但臨時換了考官,乃是外行,遂錄在副卷首。發榜時,主考為避嫌,特將卷首拉下,取副卷首補之,結果周孝廉依舊中了頭名,而拉下的那張試卷正是王孝廉的。周孝廉返家之后,其子正在議親,有一李姓富豪之女,周夫人嫌其不是官宦出身,正欲回絕,周孝廉一打聽,竟然就是自己埋葬之人的后代,親事遂定。后周孝廉官運亨通,有求必應。
第十四回 神師三致提撕 總漕一死不免
明崇禎時,有個叫楊一鵬的人,出生時便有神僧言其奇異,自小到大,一路有驚無險。服闋赴試,連登高第,選為四川成都府推官,到任一廉如水,秉公執法,深得民心。一日,偶至峨眉山游玩,遇見一位僧人,竟知其身世,奉勸楊一鵬激流勇退,楊未聽。轉眼間,楊一鵬年滿五十,升為總督漕運兼鳳陽巡撫御史。到任不久,有一風狂道人擊鼓求見,留詩五首,篇篇皆有勸退之意,且預言楊一周之內有難。楊一鵬心中甚是懼怕,擬于明年歸隱。不想各地起義蜂起,攻城掠地,鳳陽亦被其攻陷,且遭到破壞。風陽乃皇帝祖陵所在,皇帝聞之大怒,將楊一鵬問罪下獄。獄中楊一鵬想起僧、道的三次警告,實在靈驗,但悔之晚矣,不久,楊被斬首。
第十五回 孝子備困成名 悍母勞心遺臭(佚)
第十六回 贖父不為強生 淫兒終從橫死(佚)
上一篇:《淞隱漫錄》介紹|賞析
下一篇:《玉嬌梨》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