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航船
清代文言笑話集。八卷一百二十二篇。題“長洲破額山人新編,衢州幸樓主人校刊”。破額山人,清乾嘉間江蘇蘇州府吳江縣人,姓沈,生平不詳。成書于清嘉慶五年(1800)。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嘉慶五年(1800)刊本;清末采風報館鉛印本;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藏上海辭書出版社;民國廣益書局鉛印本。臺灣新興書局“筆記小說大觀”影印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
此書自序稱吳越間水路上夜有客船,船中不能安睡,乘客為消長夜,往往各談所聞所見異事,作者搜以結集,共一百二十二則。所記多為諧謔趣事,藉以譏諷澆薄之世風。書中個別篇章涉及淫穢之語,帶有市民的庸俗趣味,有其一定的局限性。
薄阿四
八尺鎮上有個薄阿四,力大無窮。有人拉他去比賽決斗,大酒大肉請他吃。他飽吃一頓后來到決斗的場所,看到廳柱高一丈,闊一圍,就脫下布褂說:“這褂子不脫下不方便,脫下又怕被人偷去。”于是一只手抬起廳柱,一只手將布褂墊塞在廳柱下,口里說:“這里一定萬無一失了。”大家看了,莫不張口結舌,面如土色,一下子四散而去,沒有對手敢來決斗。他平素自恃有力,眼中無人,常在酒酣耳熱時大唱“力拔山兮”,人們見到他都竭力趨奉,不敢觸犯,恭維他為“小霸王”,又稱他為“四大王”。奉承討好他的人說他生不逢時,本來應該當將軍的,他也自嘆而傷心落淚。乾隆皇帝巡幸江南時,扈從衛士從鎮上經過。阿四心想正是大顯自己身手的好機會。他遠遠地看見一個衛士騎馬前來,快到他身邊時,突然奮起打了那衛士一拳,自以為自己神力過人,衛士肯定招架不住。誰知衛士回過身來,趁他一拳打來之勢,將他順手一推,一下子將他扔到了十畝地外的一個窖坑中。僥幸的是沒有摔死,只是渾身骯臟,勉強撐著爬起來,心神不寧了半年多才定下心來。從此以后,他再也不敢自夸力大無窮了。
殺響馬
海鹽陳氏有忠仆楊黑鐵,二十來歲,勇武能干。乾隆年間,陳氏命他帶千金進京謀取官職。經過山東滕縣時遇到兩個響馬賊,他見寡不敵眾,先將錢囊拋在地
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
《夜航船》序書影
民國上海進步書局石印本
《夜航船》正文書影
上。一個響馬賊就來拾取,另一個響馬賊也來相幫。黑鐵乘機抽取響馬賊的鐵尺,擊斃一賊。另一個見狀不妙,連忙拔刀,還沒拔出,已被黑鐵折斷右臂,只得跪地求饒,黑鐵拔刀砍死了他。于是跨上響馬賊騎來的馬,不料馬疾馳三十多里,來到深林中一家莊院門前停下。原來老馬識途,黑鐵明白自己已來到賊窟,這時天色已黑,只得借口錯過住宿的地方,請求留宿。響馬賊的妻子見馬回來而丈夫未回,心中猜疑來客一定害死了自己丈夫,于是假意讓婢女殷勤相待,酒肉豐盛。黑鐵故意裝作豪飲,暗中潑酒在衣襟里。飯后,裝醉而入客房睡覺。他料到賊妻必來害己,即把拄門棍放入被子中,又將帽子放在上面,脫下身上濕衣蓋在上面,然后藏身門后等待著。半夜時分,賊妻果然手持利刃前來房內,一刀砍中床上木棍。黑鐵從門后跳出,踢倒賊妻,奪過刀來殺死了她。又到外間殺死了婢女和一個仆婦。原來那兩個響馬賊是一主一仆。黑鐵打開屋內箱子,將錢財包裹成四包,騎馬走出深林,找到大路,仍到京城,辦好事后改從另一條路回到海鹽。三樁快事
竹泉一帶有位皇甫樞天分聰穎,尤精經籍。早年中第,出任知縣,晚年辭歸在家教授子弟。他談到生平中三件快事就不禁喜形于色。第一件是初次參加歲考,自感考得不盡理想,悶悶不樂,勉強出游散心。歸來時正值貢院發榜,膽怯不敢看。后壯膽想看,又苦于近視,看不清楚,正在徘徊之際,揀到一副剛好合適的眼鏡,高中第一名的居然就是他。第二件是十六歲時去掃墓,偶見一個女子長得端莊秀美,心中慕戀。三年后完婚所娶恰就是這位女子。第三件事是某一年臘月,他父親生病在床,他決定不去京城參加會考。父親一定要他去,他無奈之下告辭病中的父親,入京赴考。考完回家途中,收到家信告知父親已病愈,快慰之余又希望能獲高中。果然不多久,連捷喜報傳來,中了第五名會魁。皇甫先生說完這三件快事后,又說只是哪里知道是不是這三件快事引發出后來千萬件不快的事呢? 文章大起大落,身世也一樣大起大落,這也許就是塞翁的高見吧。人們如果能有塞翁的見識,還有什么窮通得失可以計較呢!
風水運
乾隆年間福建延平發生海嘯,狂風刮了三天三夜,屋倒房塌,淹死了很多人。東城內有一個馮生,父母雙亡,衣食僅能自給。海嘯時,馮生的屋子沒有倒塌,鄰居中有個富翁恰好外出,屋子被風卷去,母女兩人來到馮生處躲避,并將財物存放馮生屋內。馮生登城探看風的情況時,被一陣風刮入一艘空船內,船內只有一只藥箱。風停后,船漂到省城邊。正逢科舉考試大比之時,士子云集。有人勸他不可錯過天緣,一起參加考試。馮生拿到考卷,文思汪洋,恣情揮灑。考完,謝別同考士人,仍回家中。到家后見自己的屋子還在。鄉人見他被風刮去二十多日又活著回來,都很驚異。不久,馮生高中的捷報傳來,大家都說這是天意。鄰居富翁夫婦有心招為乘龍快婿,于是請媒人說合,一時傳為佳話。第二年參加會考,未中。在京城聽到說有顯要貴人得了虛脫病癥,只有真烏龍骨才能治這病。馮生猛然想起自己存放船中的藥箱內有黑骨一塊,正是烏龍骨,于是獻出。貴人服后果然痊愈,因令生進獻詩賦,天子嘉勉而賜為進士,又授為郎官。此后,馮生歷任郡守,富貴顯榮。
臭銅員外
乾隆年間有一個員外,姓錢,名為命,住在臭胡同內,家產巨萬,原本祖業勤儉得來,常以“刻省”二字為傳家寶訓。他略通文理,喜歡讀史書。有空就坐在破椅上召喚子孫來聽他講傳家寶訓,反復強調“刻”從“省”起。又列舉古代宰相、帝王、將軍、詩人等都講究省,連鳥獸都講究省,督責子孫不要忘了祖輩的志向。有一天,他遠出討債,帶了三斗糠秕,系在狗頸上。一路上餓了就吃糠,他的排泄之物就給狗吃。回家后,他兒子問他路上費用怎樣,他如實告知。不料他兒子號咷大哭,責怪他暴殄天物,要他和狗互吃排泄之物。他聽后夸獎兒子有高見,必有大出息。后來他為了省柴火,盛水在太陽下曬熱了洗澡,中暑熱而遍體起瘡泡。其時疫病流行,劉軒云在街巷中施藥給病人。員外也來乞討,眾人罵他,劉軒云止住眾人,多給他藥物,他叩謝而去。
脫去釘鞋
歸安縣有個凌生,多次應試,未能及第。他父親在杭州開綢緞鋪,家業殷實。有一年凌生秋試后,將應試文章請教當地名儒,名儒大加稱贊,凌生狂喜,以為必中第一名,因為這個名儒判斷科舉文章,毫發不爽,從未斷錯過。凌生的書童阿璉在旁卻不以為然,揶揄不止。阿璉也略識文字,平時油嘴滑舌,家人也不去計較。等到公榜那天,凌生果然沒中,父子垂頭喪氣,阿璉則頗為得意。原來名儒當時評點凌生應試卷子時在跋語中已寫有“脫去町畦”四字,阿璉猜測“脫去町畦”即“脫去釘鞋”,既脫去釘鞋,哪里會有響聲呢?所以斷定名儒判斷凌生不會考中。
五臺女丈夫
五臺鄉某人無子,生女以為子,長大后,其狀貌舉止,儼然像個男子漢。勇武有力,能挽兩石弓。讀書則過目成誦,在郡庠中列名。因科考不中,于是治產營生,竭力奉養雙親。父母百年后,她年已三十多,家產豐裕,難以獨力承擔,就娶妻妾,連著拾取他人棄子三個當作自己孩子撫養。有一個土豪欠了她錢不還,她提著那土豪來到家中,關在一間空房,每日給他一碗薄粥喝。土豪無可奈何,只得如數還了錢。緊接著就去官府告發她冒充男子應試官場。她也毫不畏懼,挺身官府自首,說明情由,情愿皈依佛門了此一生。官員聽后,大為贊嘆,于是嚴懲土豪,而旌表女子的門首為“女丈夫”。時賢稱她不僅有武則天的偉略,而且還兼有北宮嬰兒子的孝養。
鄭生買茶
桐鄉鄭生,美如陳平,潦倒未娶。赴京會考,在小巷中見一個賣茶葉的女子,姿容可愛,于是前往買茶,故意多挑多選,想多看她幾眼。女子端莊嚴肅,照常買賣。第二天鄭生又去買茶,遠遠望見她父親在,就縮回去了。這以后,他每隔一會就去買茶,一天總有四五次,去了就設法和女子多說話,或者欣賞她的動作舉止。會試結束,同來的人都回家了,鄭生仍一往情深,百般難舍。無奈囊空如洗,只得嘆息而已。茶葉店對門的面店伙計王八乘機欺騙鄭生,假裝幫他作媒說合,要他籌措財禮百金。鄭生回家后到處告貸,籌得百金,王八以假的允帖騙過鄭生,卷錢而逃。等到吉期,鄭生不見王八,氣極之下,投訴官府。官府問明緣由,抓來王八,又傳來女子父親,征得女子父親同意,當堂判鄭生與女子完婚。鄭生一腔癡情,全憑茶葉相連,終得美滿姻緣。
計倒面館
吳縣閶門面館生意興隆,食客滿座。下鄉有一個姓錢的富人羨慕城中的面好吃,貿然進館內雅座坐下,跑堂的人見他一團村氣,心想一定不是有錢的主顧,讓他到外廂坐。富人來到外廂,見外廂食客都蓬首垢面,粗衫惡服,骯臟邋遢,坐下等了好久,才送來一碗澆頭少的面。富人知跑堂的人輕視自己,心里記恨。回鄉后,他托相熟的人在這個面館中買了三百枚面籌。不久他母親做生日,親友前來拜壽慶賀,門庭若市,熱鬧了好幾天。下鄉乞丐最多,遇鄉人有喜慶之事,每每前來強索酒飯,驅趕不走。聽說富人家做生日,紛紛趕來,一下子聚集了三百多。富人每人發給一枚面籌,這些人一哄來到城內面館,館內一下子擠滿了乞丐,高叫快取面來。館主窘極,滿館食客一下子走散,沒法收錢算賬。乞丐們有要肉的,有要雞的,一時間鬧得個不亦樂乎,亂七八糟。館內餐具丟失不計其數。乞丐們又索熱水洗臉,又齊唱討飯歌,甚至手執討飯棍跳起舞來。自此以后,沒有一個人再來光顧面館,面館只得倒閉。時賢論起此事,切感應酬最難,尤其貿易場中,略欠周全,即刻虧損無算。
上一篇:《墨馀錄》介紹|賞析
下一篇:《夜譚隨錄》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