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中畫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畫》目錄書影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人中畫》正文書影
清代白話短篇(擬話本)世情小說集。又名《世途鏡》。十六卷十六回。不題撰人。成書于清順治年間。
現存主要版本有清嘯花軒刊本;清乾隆十年(1745)植桂堂抄本,三卷,藏大連圖書館;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尚志堂刊本,四卷,藏日本內閣文庫。1984年人民文學出版社“中國小說史料叢書”《古本平話小說集》、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平話小說選》、1993年江蘇古籍出版社“中國話本大系”排印嘯花軒刊本,1985年臺灣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說叢刊”、中華書局“古本小說叢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說集成”影印尚志堂刊本,1994年春風文藝出版社“中國古代珍稀本小說”排印尚志堂刊本。
風流配
四川解元司馬玄赴京會試,題目到手,一揮而就。忽聽隔壁號房傳來長吁短嘆之聲,他即出外探尋,見隔壁房里一個舉人正拿著卷子,滿面愁容。原來此人名叫呂柯,此次若考不中進士,便要失卻一門親事,故越急越慌,文思一時不暢。司馬玄問明情由,便將答卷贈與呂柯,自己托病退場。呂柯得中進士,又殿試擢在二甲,于是成了親事。知恩圖報,接司馬玄于家中,以禮事之。呂柯之恩師華岳有一妙齡女名峰蓮,美貌絕倫,且詩才過人。呂柯即為司馬玄作伐求親,華岳見司馬玄一表人才,心中亦喜,許以登榜之后完婚。一日,司馬玄在長安街游玩,遇一賣花老翁,見其手執紙扇上有人題詩,取過一看,乃是一女子尹荇煙所書,遂以一錠銀子買下,并知此女雖系農家出身,卻得宰相李九我教育,號為才女。于是司馬玄心生愛慕,請呂柯為其定親。此事傳入華府,華岳甚是氣憤。華小姐云不知此女詩詞才學如何,若是能對面一試,倒也心死。于是華岳心生一計:令女兒扮作司馬玄前去迎親,將尹荇煙接在城外大宅內。華小姐卸卻男裝,告以實話,兩人吟詠詩詞,相互嘆服,便結為姊妹,以待司馬玄。司馬玄從賣花翁處得知尹小姐已被人冒名娶走,心中甚急,然亦無可奈何。此后,司馬玄得中進士,又得御筆欽點探花,遂去華府求娶小姐。華岳言因聞司馬玄已娶尹氏,故已將女兒另擇新婿,并請新婿與司馬玄相見。司馬玄見新婿詩思敏捷,心中亦服,一想自己本欲得美一雙,現卻兩美皆失,不禁傷心落淚。華岳見狀,告以真相,原來新婿即是尹小姐所扮。司馬玄遂得娶兩位才女,攜之同歸四川故里。
自作孽
明萬歷年間,徽州祁門縣人黃輿,為人淳樸厚道,十八歲補了廩生,此后功名一直不順,五十幾歲仍是一名秀才。時凡欲參加鄉試者,皆須廩生保結,同鄉有童生汪費,家境貧寒,出不起錢,故無人愿保。黃輿聞之,保之不收分文。汪費即拜黃輿為師,時時討教文章之法,復又得些生活資助。是歲鄉試,兩人同往南京應考,結果黃輿依舊落榜,而汪費得中。于是汪費頓時趾高氣昂,對黃輿一片冷淡,毫無師生之誼可言。黃輿亦不與之計較。后黃輿得貢入京師選官。一個貢生要得授官,好比大海里撈針,再加上黃輿不會送禮打點,故此呈書上去,音訊全無。一日,黃輿閑步城南,入一寺中,遇一白發長者,兩人坐談,甚是投機。老者聞知黃輿身世,深為同情,并作安慰。次日清晨,有差役奉吏部文選司周老爺之命前來請黃輿前去考官。見過周文選后,黃輿方知昨日寺中所遇乃當朝元老王相公,故有此舉。周文選因是王相公相托,不須考試,即欲授官。黃輿云朝廷立法,不敢破壞,執意要考,周文選肅然改容,深敬重之。試后,周文選對黃輿的文章亦十分佩服,便授他大興縣儒學訓導,囑其繼續科考,必能大捷。汪費赴京會試,途中遇水,暫借一村莊小宿,見莊主榻上有份朝報,上云黃輿得選大興縣儒學訓導,便滿口嘲笑。主人因問其故,汪費乃曰此人亦算我名色先生,然不通世務,迂腐之極云云。不料此莊主乃當朝戶科給事中趙崇禮,為此汪費會試雖初被選中,然因趙崇禮言其無德,卻被除名。汪費無奈,便去吏部選官,得授江西德安知縣。黃輿做了兩年教官,后鄉試及第,復又會試高中,殿試列在二甲,選了工部主事,此時已六十出頭年紀了。汪費在任所為非做歹,魚肉百姓,激起民怨,終被捕入獄。幸得黃輿為之說情,方得出獄回鄉,不久病死。黃輿至老還鄉,子孫滿堂,成為祁門大族。
狹路逢
湖廣辰州府人李天造,三十得子,取名李春榮,愛之甚深。春榮八歲時,母熊氏歿,李天造即將兒子帶在身邊經商。時蕪湖桐油價漲,李天造命家人李貴從湖南押貨往販,自己攜子隨后雇船趕上。這日父子兩人避風來到一個港灣,岸上有座項王廟,父子兩人登岸欲燒香謁拜,然因天寒,先于廟旁酒店吃酒暖身。廟中道士見有人上岸,便過來請李天造父子進廟燒香捐資,李天造言吃完即刻過來。李氏父子走出酒店正欲進廟,艄公見天氣轉好,急催開船。李天造無奈,只得上船趕路。船至江心,忽然江面涌起黑云,風浪大作,將船掀翻。李天造順水漂下四五十里,正巧為家人李貴所救;兒子李春榮抱著一段桅桿,竟逆流而上,漂至武昌府白楊灣,被漁夫救,寡婦季氏認其為兒子,讓他繼續學業。李天造至蘇州,結識朋友傅星。傅因欠債,女兒被搶去作婢女,自身流落他鄉。李天造托傅星去蕪湖押解貨物,傅星將貨發賣,攜銀逃歸湖廣故里。傅星之女因不堪忍受債主凌辱,欲投河自盡,正巧為在岸邊讀書的李春榮相救。傅星尋著女兒,還了銀子,擇李春榮為婿。李春榮為尋父,李天造為尋子,皆復至項王廟捐資敬拜,項王顯靈,使父子團聚。李天造隨子歸家,與季氏、兒媳相見,傅星有慚色。后李天造與季氏成了夫婦,一家安樂。
終有報
蘇州長汀縣秀才唐辰,字季龍,學富五車且持己端正。一日與友王鶴出游,偶見一女子艷麗絕倫,不禁贊嘆。后來,他于茶樓結識長者莊臨,被邀至家,竟然就是剛才所見的美女之家。此女名玉燕,乃莊臨之獨女。莊臨有意招唐辰為婿,王鶴又從中成全,不日行聘。有富家公子元晏,已聘花家小姐,然愛莊小姐貌美,乃求張媒婆設法一會。而花小姐卻慕唐辰風流倜儻,亦求張媒婆撮合。張媒婆以話試探莊小姐、唐辰,兩人皆嚴詞拒絕。張媒婆見事不成,為貪銀子設下一計:對花小姐言唐辰只肯會莊小姐,須冒莊小姐之名,方可相會;對元晏言莊小姐只愿會唐辰,故須冒唐辰之名方得相會。于是張媒婆約下時間,令兩人在船中暗室相會,因先后出入,兩人皆以為對方是意中之人。歡會之際,兩人發現對方腰間皆有肉矻,實為天生一對。張媒婆為詐錢財,將莊小姐贈己之刺繡贈元晏以穩其心。元心生一計:告知王鶴莊小姐對己有意,且已得歡會,今有繡件為證。果然唐辰聞知后即托王鶴前去退親。不久元晏之父為兒子成親,娶花小姐。兩人洞房之中互見腰間肉矻,乃知己為張媒婆所騙,將之告官。張媒婆將前后事情一一說明,眾人方知真相。唐辰知莊小姐無辜,便上門謝罪,仍續舊約,與莊小姐得成夫妻。
寒徹骨
貴州貴陽府青年公子柳春蔭,父為當國大臣,被奸黨誣害,旨下滿門抄斬,幸得老仆劉恩將春蔭救出,才免一死。主仆兩人流落至杭州,于西湖邊租屋居住。紹興縣人商尚書因進京路過杭州,順便一游西湖,聞春蔭讀書之聲,便邀相見。兩人甚為投機。商尚書即認春蔭為義子,送之歸家讀書。商尚書家有四子,對春蔭頗懷妒嫉,百般刁難,春蔭俱不理會。四子攛掇母親讓春蔭去南莊收租,春蔭至南莊方知此莊人皆染瘟疫,然春蔭至而莊人病即痊愈,人皆稱奇。商尚書之同年孟學士有一女貌美才高,欲從商家兄弟中擇婿,獨中意春蔭,春蔭以父喪在身婉拒。孟學士令女兒等待。后春蔭服喪既滿,鄉試高中,又至京會試中進士,擢為翰林學士。春蔭將父之冤屈奏上一本,皇帝即下旨將春蔭之父官復原職,歸籍厚葬,歸還所有家產。春蔭至紹興,欲娶孟家小姐,方知孟學士已過世,孟小姐又雙目失明已久。眾皆勸春蔭另娶,春蔭不違舊約,執意要娶孟小姐。成親之日,春蔭與孟小姐拜堂已畢,掀開小姐方巾,但見雙目流盼,并未失明。原來孟小姐為拒他家之聘,故意稱盲。春蔭直待商尚書去世,守孝三年,方攜孟夫人回貴州。后春蔭官至尚書,一家書香不絕。
附:女秀才(尚志堂刊本)
四川綿竹縣武官聞確,有女年十七,容姿絕代,自幼隨父學騎射,又扮男裝入學堂讀書,得中秀才,學名聞俊卿,竟無人知其為女郎。有兩位同窗與俊卿最友善,一名杜子中,一名魏撰之,皆才學出群。俊卿有意于兩人中選嫁一人,未能決。俊卿家與學堂頗近,一日俊卿登樓,遙見學中樹上有烏鴉聒噪,便取箭開弓射落之,心中藉此一卜:誰先拾得我箭,即為我夫君。箭為杜子中拾得,然家中有事速歸,將箭交與魏撰之。俊卿趕至學堂,見撰之持箭,心事即定,稱家中有姐甚美,撰之可求。未幾,聞確遭奸人誣害下獄,此時子中、撰之已在京師得中進士,俊卿即往京師尋友救父。途中宿店,店主之甥女景小姐定要嫁與俊卿,俊卿苦拒不成,只得應允,意欲為子中定親。俊卿至京,撰之已歸鄉,惟子中在,兩人宿于一館,子中識破俊卿女身,遂欲求歡,俊卿告以箭卜之事,子中說明真相,俊卿即以身相許。子中為聞確辨明冤情,乃攜俊卿歸里。撰之聞知,大為吃驚且無限失落。俊卿告以景小姐甚美,與之同往求娶。景小姐見俊卿乃是女身,無奈之余亦喜撰之,遂結連理。
上一篇:《京本通俗小說》介紹|賞析
下一篇:《今古奇觀》介紹|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