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耕圖
現代·齊白石作
紙本水墨設色
縱六九厘米
橫五二厘米
藏中國美術館
來自山鄉的齊白石,較少傳統理法的束縛,更多純真的感覺,與自然生命能充分感應共鳴。他對故鄉和農村生活的懷念,乃是對一個古老文明的依戀,是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這種古老而又純樸的生存方式的緬懷。正如法國著名畫家米勒所說:“我生來是一個農民,我愿意到死也是一個農民。我要描繪我所感受到的東西。”“九十二歲尚客京華”的齊白石在《雨耕圖》中,正以這種樸素的方式,把他少時的記憶安靜而又鮮活生動地形諸筆端。
且看他筆下的《雨耕圖》,一箬笠蓑衣的農人正俯身趕牛犁田,似乎可以聽到他竹枝輕揮的吆喝聲與耕牛輕輕的鼻息。人物形象簡約、稚拙、生動,黑白對比分明。牛身用淡墨加花青染出,不經意的分塊的墨色似乎能顯現肌肉骨骼的力量。牛的雙角、嘴、耳、眼和背上的一大塊面積都施以濃墨,形象簡漫而多趣。牛脖上新月狀的軛是較為明亮的土黃色,乃用雙鉤筆勒成,可為大墨擲成的牛身透氣亮點。構圖簡練,層次分明,近處用幾條淡淡的墨痕畫出水田,畫面中間留出大塊空白似有水氣,不遠處一帶小山平坡,板橋流水,遠山隱隱,充滿著鄉野詩情,渲染出牧歌般的情調。
在此圖中,齊白石把對于客觀景物的描寫與自己作為勞動者出身的情感相結合,把舊文人筆下常有的傷感消極的喟嘆,一變而為健康爽朗、生意盎然的情調,表現出農民式的醇和質樸和從豐富閱歷中獲得的人生智慧,正所謂真人凸現于楮墨間。
雨耕圖
齊白石從一個只讀過半年鄉塾的放牛娃、雕花匠,成長為中國畫藝術大師、世界文化名人,其間辛酸苦辣乃是“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正如白石老人詩中所說的:“鐵柵三間屋,筆如農器忙。硯田牛未歇,落日照東廂。”所謂“天道酬勤”,正由于他像《雨耕圖》中的老農那樣日日耕耘,終于迎來自己碩果累累的豐收年成。
上一篇:《河蝦圖、螃蟹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黍離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