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仙圖
清·蘇長春作
紙本水墨
縱一四八.五厘米
橫七一厘米
藏廣州美術館
《五羊仙圖》,也有稱之《五羊仙跡圖》,系取材于廣東民間流傳的神話故事。故事的梗概是:在若干年代之前,廣州是一個荒涼小鎮(zhèn),窮苦的百姓在這土地上棲息。他們辛勤耕耘的勞動成果終被災害奪去。財主催租逼債,抓走了一位少年的父親。少年的哭聲感動了天上的神仙。有五位仙人騎著五只羊化成祥云下降,手持著谷穗贈給少年,然后又駕祥云凌空而去,留下的五只羊卻化成了石頭永遠在地上生了根。因此,廣州被稱為“穗市”或“五羊城”都緣出于此。
畫家對這個充滿神奇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他匠心獨運,沒有局限于故事本身的細節(jié)以及復雜的內(nèi)容。只把人物作為主體去描寫,非常大膽地略去了祥云、五羊的形象,選取了仙人贈谷穗給少年的瞬間。然而這六個人物是不好處理的,對分成半就過于平均,若把五個仙人圍繞著少年,則背對著觀眾的人物就會更多。畫家采取了既有一定均衡又不完全相等的構圖。左邊的是兩個人物,即少年和一位仙人,少年的臉是面對著觀眾,他前面的那位仙人則是相反的方向,使人自然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少年的身上。右邊的四個仙人則排列在一條直線上,本來這種排列是容易使人覺得呆板,只是由于他們左右向背的角度都略有變化:即最上的一位高出于整個畫面,而第二、三位都在不同的方向上端詳著手中的谷穗,神態(tài)飄逸超脫,仿佛世間發(fā)生的一切,對他們來說都能處之泰然,第四位是在右下方,他的大半個身體都是往里朝的,正好與左邊的這位仙人的背影相呼應。畫家還在左上方空白處補上了幾行題跋,秀挺的字體,為作品增色不淺,使構圖益顯得飽滿與均衡。
五羊仙圖
在這作品中使人產(chǎn)生很大興趣的是畫家的筆墨修養(yǎng)。在中國畫里,白描是一種高度概括的造型技法。他將書法藝術有機地融化到繪畫中去,不假渲染,以草籀奇字之法入畫,意足神備,別具一番風韻。作者筆法簡潔,線條多變,或剛或柔,或挺健或飄逸,都能相間使用,依據(jù)衣紋的動勢而使之輕、重、徐、疾,抑、揚、頓、挫,似乎信手拈來,皆成妙諦,展現(xiàn)出一種明朗豁達、疏放散淡的藝術性格。
上一篇:《雙鷺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范湖草堂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