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檜圖
元·張舜咨作
絹本
縱一四七.三厘米
橫九六.八厘米
藏故宮博物院
此軸描繪了一只黃鷹獨立于古檜樹上。
這一類描寫禽鳥單獨形象的作品,宋時已有不少創作先例,提供了審美創造取鑒的經驗,如李迪《雪樹寒禽圖》、《枯樹鸜鵒》、《疏荷沙鳥》、《榴枝黃鳥》等圖頁。這些作品在經營位置上都十分注重主體和背景的協調,《鷹檜圖》也是這樣。
圖中黃鷹的目、爪、嘴都是剛堅的弧線結構,這種結構,是力的象征。黃鷹獨立檜樹,昂首遠眺、挺胸緊爪、目光炯炯、神采非凡,呈現出一種令人肅然起敬的威武感。而作為陪襯的檜樹,其樹態蟠干壯實、結疤老姿、偃仰疏密、干枝橫斜的造型,不僅支撐了畫面,形成空間結構,更重要在于突出黃鷹。“兜角透視”使主體居中,十分醒目。樹下角則以山石“押腳”,使畫面的整個結構顯得沉著穩妥。
鷹檜圖
從總體上講,此圖有如下特點。一、黃鷹造型準確,神態生動,畫法精細工致,拙中寓巧,特別像眼神、利嘴、鷹爪的刻畫,突出了雄鷹威武、目光如炬的特征。羽毛密勾不拘,胸、頸等部位則用白粉填之,其余各處略見賦色但不流于婉麗。二、在絹本上,樹、石皆濕墨勾皴,葉叢以小而圓的重墨打點,類柏樹法,一簇簇分組擺布,疏朗有致,畫面下方小樹枝用蟹爪法,單筆濕墨勾取,極簡率。三、石法濕筆中鋒,框廓皴筆密于陰而疏于陽。用闊筆濕時淡墨滲化(破墨),渾融相接,使線面相協。樹石工中帶寫,連廓帶皴,一氣渾成,實中求虛,濕中求渴,枯中求腴,用筆沉著、挺拔,頗有氣勢,和黃鷹嚴謹刻實的工致畫法形成對照。背景在畫面上圍繞著題旨,使主體更加醒目。
畫中自題云:“雪界翁畫黃鷹,師夔作古檜,桐城□氏好事,遂與之。”明代吳寬說張舜咨“筆法頗似昆山朱”。朱即朱德潤,他山水從郭熙出,畫風蒼潤清逸,和同時的“元四家”等主要師承董、巨而多運用干筆皴擦、重書法意趣的畫法有所不同。聯系《鷹檜圖》的畫法,也是以清潤為尚,墨法明潔,承李、郭畫系,可看出其師承取鑒的淵源。能集前人之長,自出胸臆,這正是此圖能傳于后世、為人稱賞的主要原因。
上一篇:《松蔭聚飲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柳燕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