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密雪圖
北宋·許道寧作
絹本設色
縱一二一.三厘米
橫八一.三厘米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在中國畫創作中,很早就有描繪雪景的題材。唐王維曾繪《袁安臥雪圖》,有雪里芭蕉,乃意有所觸,隨手揮灑,不問季節也。張詢畫《雪峰危棧圖》,據云極工。北宋的范寬作山水,好繪雪景,《雪山蕭寺圖》是他的精品。清人張志鈐評曰:“好畫冒雪出云之勢。瑞雪滿山,動遠千里,寒林孤秀,物態嚴凝,儼然三冬在目。”(《畫家品類舉要》)郭熙畫雪景,也是北宋高手,他的《關山春雪圖》,早為人們所熟悉。許道寧的《關山密雪圖》,是他中晚年間的作品,另具風貌,同樣是北宋時期畫雪景題材的佳作。
是圖款書“許道寧學李咸熙關山密雪圖”十二字。曾入宋徽宗、金章宗兩朝御府,明、清以來迭經沈周、卞永譽收藏。清《石渠寶笈初編》、《故宮書畫錄》卷五著錄。收傳印記有:“政龢聯印”、“明昌御覽”、“啟南、沈周寶玩”、“式古堂書畫印”及清乾隆諸璽。
此圖是一幅全景山水,沿用傳統的北宋山水畫構圖,而“崇山積雪,林木清疏”頗得李成的余韻。
圖內近景,松林迤邐,雜樹叢生,大水灘、坡岸和丘壑皆有意致。中景寒林扶疏,兩山相峙,夾谷中一溪潺潺沁出,谷道頗寬,茅屋深藏,屋前平曠臨水,鋪有石階,水流迂回,注流入近處的水灘中,寒冬水小,卻增動趣。中景右方,樵徑一邊靠山,一邊臨壑,一樵者負薪沿徑而下。山的再右側,石骨內凹,一泉飛瀉,山泉曲折流入近處水灘,泉下叢樹中也有人家,可見其經營位置,別具匠心。圖的中上端大山陡聳,四面峻厚,密雪覆蓋其上,氣勢極見宏壯,大山左外側一亭翼然,遠眺陂陀縱橫,野水層層。如游今之泰山,于泰安道上常可見兩旁平陸有起伏之陂陀坳堂,雜木蒼翠,野水穿流浸潤,仿佛李成之畫再現,蓋乃齊魯間典型的山區景象也。許道寧所作,或本于此,但以輕靈之筆掃出,富有清曠野趣。可以說許道寧的圖式之一,乃野水之外,山丘隆起,旁有人家,人家后面,又是野水,迷迷濛濛中露出山頭數座,給人以杳溟渺遠的空曠感。
關山密雪圖
《中州集》辛集第八,有題許氏《群峰暮雪圖》詩,曰:“道士平生林野人,醉中拈出雪峰真。為君療卻煙霞癖,比似青囊藥更神。”既講雪景,也道許氏做人特性,相當傳神。
《關山密雪圖》由于運筆凝重細勁,以短筆布皴,謹嚴而有法度,故疏而不薄。李成的畫,勾勒不多,皴更稀疏,而能骨骼自堅。《關山密雪圖》得了李成的清疏韻味。此作和他晚年的峰頭直皴而下、林木勁硬、風物冷蕭之作,可謂異曲而同工。
上一篇:《朝元仙仗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漁父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