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郎圖
南宋·李嵩作
絹本淡設色
縱二五.五厘米
橫七○.四厘米
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貨郎圖》作于嘉定四年(1211),它描繪一位挑擔搖鼓、走鄉串村販賣日用品的老貨郎來到村中,引起婦女及兒童們喜悅的情景。貨擔上滿載著貨物,貨郎身上、腰間也掛著數不清的商品,精巧而又繁雜。畫面右上角那幾株古柳,加上平遠的草坡和空曠的場地,是作為背景而點綴著。圍繞著貨郎共有十四人,有疏有密地組成一個橫排,進一步烘托了貨郎的形象。其中一組有六個少年兒童,有的張開手臂在招呼后面的小伙伴;有一位還敏捷地奔向貨郎,雙手伸向貨物,貪婪地不知要什么才更合心意;那光著腚的幼兒看到琳瑯滿目的貨物,忍不住歡喜跳躍;那位媽媽一面哄著孩子不要急于要東西,一面東瞧西望地思量著買點什么。這一組人物的生活氣息相當濃郁,畫出了貨郎與村民的密切關系,而且與另外一組人物遙相呼應。看那大哥,在有滋有味地品嘗著剛剛購買的食品;而小弟弟卻使勁想擺脫哥哥的手,留戀地不肯離去;一婦女身后的兒童,手拿搖鼓在得意地玩賞著,引得小狗后面的小朋友,手掄著葫蘆欲走又不忍。這一切使得畫面更活潑生動。作者成功地抓住了村里老幼婦稚對貨郎擔的喜悅心情,場面顯得熱鬧、樸素而又感人。
《貨郎圖》具有高度的寫實基礎,貨擔上的貨物繁雜而不亂,有專為兒童作的玩具風車、小鼓、葫蘆、花籃等等,并具體屬名“專為小兒”的字條;有木叉、竹耙等農業生產用具;有瓶、缸、茶碗、杯盤等生活用品及瓜果、糕點等食品;不少貨物上還標有“明風水”、“守神”、“三百種”、“雜寫文約”、“酸醋”等小字條。雖然有的貨物目前已不知為何用,但從中可以看到李嵩熟悉民間的生活,才能一絲不茍地畫出這些農村的日用品,更由于李嵩“尤長界畫”的技巧,因而將一個百貨商店式的貨擔,畫得如此精細動人。
畫面人物塑造,主要是用線描勾勒,細勁的筆勢輔以淺淡的設色,使畫面形象簡樸、真實、可信。遠處微風吹動著草地,用筆纖秀,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農村的景物。
李嵩的創作態度是嚴謹的,哪怕是一些極其微小的地方都能刻畫入微。在他筆下的兒童,面龐圓潤、天真無邪、幼稚可愛,而老貨郎那種既歡迎他的小顧客、又焦慮地應接不暇的復雜而又矛盾的心理,更表達得淋漓盡致,反映出畫家堅實的生活基礎和藝術功底。
李嵩還有幾幅《貨郎圖》,如“嘉定壬申”(1212)畫的《嬰戲貨郎圖》,是一幅絹本、水墨淡彩的團扇(24.2厘米×26厘米),流入美國。畫面描繪了一群天真可愛的兒童,正在興高采烈地用石頭和枝條抽打一條小蛇,連一向受他們喜愛的老貨郎的到來都沒有能夠分散他們的興致。又如“嘉定庚午”(1210)畫的《貨郎圖》團扇,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畫面描繪的是貨郎挑擔欲歸,一個戀戀不舍的孩子慌忙地想攀登到貨擔上去購取自己心愛的玩具,老貨郎臉上流露出擔心貨物被踏壞的神情。
畫家在十幾年的時間里,反復描繪這一題材,說明了他對農村貨郎這一平凡的題材有著深厚的情感和發自內心的愛,他像一位心理學家一樣琢磨著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境界。
貨郎圖
上一篇:《竹雀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華燈侍宴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