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牧牛圖
南宋· (傳) 閻次平作
絹本淺設色
四段
每段縱三五.五厘米
橫八九厘米
藏南京博物院
此圖分春、夏、秋、冬四段,合成一長卷,無款印,舊題為閻次平筆。
四季牧牛圖
第一段畫的是春景,右邊前后三株大柳樹露根不露梢,清風拂拂,雜草叢生。左邊兩牛低頭覓草,一牧童騎牛背,牧童和兩牛的注意力皆集中于草地上。第二段畫的是夏景,左邊斜出兩株大樹,濃影沉沉,蔽覆池塘,塘中兩童騎兩牛背上,浮游水中。第三段畫的是秋景,一童坐地戲耍,一牛一犢臥地休息,一牛立而作將臥狀,草卉枯索,木葉零落,隨風而旋。第四段畫的是冬景,大樹禿枝,兩牛在風雪中低頭疾行,牧童身披草蓑,伏牛背上,一派天寒地凍景象。四景既統一而又有變化,用筆也因季節不同、表現的對象不同而有變異。春景中的樹,用粗重之筆勾皴樹干,柳葉密集,然天朗氣清,葉葉分明。夏景中的樹干用硬線勾勒,用水墨渲染。樹葉蔥郁,用墨點垛漬簇而成,尤見濃密。秋景中樹干用剛硬的濃線勾寫輪廓,再以干枯之筆隨意皴刷,樹葉因西風起而疏稀。樹石畫法皆從粗硬簡括。畫牛又十分細致,用筆不茍。人物尤見生動。四幀皆能顯示出季節的特征:春景中牧童伸頭注視牛態,意氣洋洋;夏景中兩牧童赤膊露腿,互相招呼,一牛伸頭向塘中游去,塘中一?;厥紫嘁?頗有生氣;秋景中牧童和牛皆不甚活潑,囿于秋日蕭殺之氣;冬景中人和牛因寒冷皆瑟縮緊靠,神情畢肖。
這幅《四季牧牛圖》,人物、山水、花鳥畫相結合,傳出閻次平之手,決非無因。閻次平是南宋紹興畫院待詔閻仲之子。南宋畫院畫家皆是師法李唐的。李唐在后世以山水名世,但當時記載他山水、花鳥、人物俱擅,而且“尤工畫?!?。可見李唐畫牛的成就在當時享有盛名,對后人影響很大。此圖中的牛即從李唐而來。閻次平又“寫山水、水牛,仿佛李唐,而跡不逮意”(宋《畫繼》)。驗之此圖,正相符合。南宋畫院中畫家的特點之一就是人物、山水、花鳥(包括走獸)往往俱能,從這幅畫看,亦可窺見李唐一派畫人之能耐。
上一篇:《大士像圖》原圖影印與賞析
下一篇:《風雨歸牧圖》原圖影印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