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學而時習之章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是前提,可知孔子是理性的;落實在習,則知孔子又是經驗的。學而時習,人的生命才不斷充實而富有生氣,也自然會內心喜悅。
朋來而樂,有說是學習的功效,只是古人更愿強調朋友的切磋共鳴,所樂不在成功,而在彼此砥礪。但也不必刻意忌諱功效,否則學而時習之悅又從何而來?也不會進而強調“人不知而不慍”了。
由悅而樂,是由隱而顯、由傳承而創造公共價值的理想過程,只是悅未必能進到樂,所以不慍既是君子的雅量,也是小我放下的成就。
上一篇:《孟懿子問孝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宰予晝寢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