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 以德報怨章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道德經》有“報怨以德”,故“或”也許指道家中人。《禮記》也載孔子講“以德報怨,則寬身之仁也”。當然這并不表示孔子認同“以德報怨”,只是說明如此意味著什么。
“以直報怨”,該如何即如何,于自己是秉公祛私。若以德報怨,則無以報德,雖是寬厚,對社會卻不公。若以怨報怨,于己合情,對人卻有不公之嫌。
“以德報德”,既對受恩者言,也適用于施恩者。施恩者不求報,但如拒絕報答,個人雖得美譽,但于社會或有害,因為施恩者就會少了。
上一篇:《人而無信章》意思|賞析|感悟
下一篇:《信近于義章》意思|賞析|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