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若懸河
【釋義】
若:好像。說起話來滔滔不絕,猶如瀑布一般奔流不息。形容能說善辯,說起話來沒完沒了。
【出處】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郭子玄語議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唐·房玄齡等《晉書·郭象傳》:“太尉王衍每云,聽象語如懸河瀉水,注而不竭。”
【典故】
郭象(字子玄)是晉朝時期的大學問家。
郭象年輕時就已經學識滿腹了,他對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并不喜歡為官。朝廷幾次派人請他,最后實在無法推辭,才擔任了黃門侍郎一職。到了京師之后,每次和人談論事情,他總能夠說得頭頭是道,聽者也是津津有味。
當時,太尉王衍很欣賞郭象的口才,他經常對人說:“聽郭象說話,就好比一條倒掛的河流,滔滔不絕,似乎沒有枯竭的時候。”郭象的口才,由此可見非同一般。
上一篇:變名易姓典故故事|變名易姓釋義
下一篇:口蜜腹劍典故故事|口蜜腹劍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