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明)劉基《誠意伯集·賣柑者言》。
【釋義】外表像金玉,瓤子卻像是破棉絮。比喻外表漂亮,內里破敗。虛有華美的外表,實質卻一一團一糟。
【歷史典故】
劉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而且一精一通天文及兵法,幫助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了大明朝。朱元璋登基當上皇帝以后,便封劉基為“誠意伯”。
在劉基年輕時,一次外出來到杭州。在家鄉時,他就聽說,杭州有一個賣蜜柑的商人,善于研究水果保鮮和管理,不論冬天,還 是夏天,他賣的蜜柑看上去都非常好,生意很興隆。
劉基對此很好奇,也很想親口嘗嘗。一天他找到了這位水果商。到那攤位一看,果然不錯,人們正在爭先恐后地購買。他也擠著買了幾個,迫不及待要吃一個,剝一開皮,一看,里面就像破棉絮一樣,一點兒鮮甜味也沒有。哪里還 能吃?劉基很生氣,拿著剝一開的蜜柑質問水果商:“老先生,你賣的蜜柑是讓人吃的呢,還 是供人擺著的呀?你這不是騙人嗎?這么做,也太過分了吧!”
沒想到,那位水果商聽了劉基的話,毫不介意,面帶笑容地對劉基說:“您別生氣。說實話,我賣這個蜜柑就為的是養家糊口。再者,我賣,您買,這是自一由買賣,我沒非要您買啊。我賣這蜜柑好幾年了,買的人很多,就您來找我。您要是明眼人,就來管管這混賬世道,真正搞欺騙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些有權有勢的。他們在家坐著虎皮椅,出門坐大轎,或是騎著高頭大馬,頭戴烏紗,身著錦袍。看上去,哪一個不是裝得一本正經的樣子?可是,他們整日干什么實事了?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下邊官吏為非作歹,社會盜賊四起,他們不是白白坐著高位,享受豐厚的待遇嗎?這些人,單從外表看,光鮮無比,誰不羨慕?可實際上,他們是大盜賊,跟我賣的蜜柑一樣,外表似金玉,里邊是破敗絮。那么,您干嗎不去問問這些人,為何單單查問我呢?”
劉基聽了這席話,沉默不語,他漸漸理解了這位水果商人。
回到家里后,懷著對統治者的諷刺、對社會風氣的憤恨,,就寫了《賣柑者言》這篇文章。
【成長心語】
我們經常聽到“做人難,難做人”的感慨,也經常能感受“先做人,后做事”的領悟。可見,做人不是個小問題,是每個人一生的必修課。做人要正直、做事要正派,堂堂正正,公公正正,才是立身之本、處世之基。心底無私天地寬,表里如一襟懷廣。襟懷坦蕩,光明磊落,就會贏得他人的信賴與尊敬。
上一篇:量體裁衣的歷史典故,量體裁衣的典故故事
下一篇:門可羅雀的歷史典故,門可羅雀的典故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