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雞起舞
釋義
原意為聽到雞叫就起來舞劍,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志報國的人及時奮起。
出處
唐·房玄齡等《晉書·祖逖傳》:“中夜聞荒雞鳴,蹴琨覺曰:‘此非惡聲也?!蚱鹞?。”
故事
東晉時期,祖逖與劉琨為兒時好友,后來二人又一起擔任司州主簿,感情非常深厚。在司州時,二人經常同寢同眠,興致勃勃地談論國家大事。
有天半夜,一陣雞叫聲驚醒了祖逖,他向窗外一看,天邊掛著一輪殘月,東方還沒有發白。祖逖不想睡了,便推醒劉琨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從此以后,每當聽到雞叫聲,祖逖與劉琨就起床練劍,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二人都成為文韜武略的全才。后來,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實現了他們報效國家的愿望。
上一篇:成語《門可羅雀》釋義|出處|故事|用典|
下一篇:成語《防微杜漸》釋義|出處|故事|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