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五鼎烹死
【出典】 《漢書》卷二三《刑法志》:“陵夷至于戰國,韓任申子,秦用商鞅,連相坐之法,造參夷之誅;增加肉刑、大辟,有鑿顛、抽脅、鑊亨之刑。”唐·顏師古注:“鼎大而無足曰鑊,以鬻人也。”參見“五鼎”條。
【釋義】 戰國時有鑊烹之刑,即用大鑊將人烹死。漢武帝朝,中大夫主父偃有“丈夫生不五鼎食,死則五鼎亨耳”之語,所說“五鼎烹死”即指鑊烹。
【例句】 古來謬算狂圖,五鼎烹死,指為平地。(辛棄疾《哨遍·趙昌父之祖季思學士,退居鄭圃,有亭名魚計……》1947)這里用“五鼎烹死”這種古來不安分者的悲慘下場對魚提出警告。
上一篇:典故《五鼎》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吳下阿蒙》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