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武昌柳
【出典】 《晉書》卷六六《陶侃傳》:“侃性纖密好問,頗類趙廣漢。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于己門。侃后見,駐車問曰:‘此是武昌西門柳,何因盜來此種?’施惶怖謝罪。”
【釋義】 晉名將陶侃鎮(zhèn)守武昌時,督促將士種柳。有都尉夏施盜官柳植在自己家門前,被陶認(rèn)出是武昌西門前的官柳。武昌柳遂成為詠柳之典。
【例句】 ①向武昌溪畔,于彭澤官前。陶潛影,張緒態(tài),兩相牽。(杜安世《行香子》[黃金葉細(xì)]180)此詞詠柳,這里暗用本典以切題。②初暖綺羅輕,腰勝武昌官柳。(周邦彥《如夢令·思情》614)這里用武昌官柳為襯托,贊美思婦腰枝纖細(xì),婀娜多姿。③折盡武昌柳,掛席上瀟湘。(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周總領(lǐng)、王漕、趙守置酒南樓,席上留別》1872)作者離湖北赴湖南。句中用“折盡武昌柳”點(diǎn)明自己調(diào)離武昌,轉(zhuǎn)任新職。
上一篇:典故《武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洗凈笛箏耳》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