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湘娥
【出典】 三國(guó)魏·曹植《曹子建集》卷六《仙人篇》:“湘娥拊琴瑟,秦女吹笙竽。”唐·杜甫《蘇大侍御訪江浦賦八韻記異》詩(shī):“昨夜舟火滅,湘娥簾外悲。”(見(jiàn)《全唐詩(shī)》卷二二三)參見(jiàn)“二女事唐虞”條。
【釋義】 湘娥,指?jìng)髡f(shuō)中死于湘中的舜妃娥皇女英。后人常用以點(diǎn)綴湘中地方色彩,或作為后妃與美人的代稱。
【例句】 ①聽(tīng)湘娥、泠泠曲罷,為誰(shuí)情苦。(辛棄疾《賀新郎》[柳暗清波路]1890)這里用“湘娥”作為彈琴美人的代稱,以切合詞中所寫(xiě)的湘中風(fēng)物。②想見(jiàn)重簾不卷,淚痕滴盡湘娥。(辛棄疾《清平樂(lè)》[清詞索笑]1939)這里用“湘娥”作為閨中美人的代稱。③記湘娥、絳綃暗解,褪花墜萼。(吳文英《解連環(huán)》[暮檐涼薄]2877)這里用“湘娥”暗喻舊日情人。④湘娥化作此幽芳,凌波路,古岸云沙遺恨。(吳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賦》2893)這里將水仙花比作湘娥的化身,以贊美其冰清之質(zhì)與無(wú)限風(fēng)韻。⑤楚江湄,湘娥乍見(jiàn),無(wú)言灑清淚。(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3269)這里將水仙花比擬為現(xiàn)身于楚江之湄的美麗仙子湘娥。
上一篇:典故《湘妃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湘水離魂》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