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謝墩名字
【出典】 宋·王安石《謝公墩》詩(shī):“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來墩屬我,不應(yīng)墩姓尚隨公。”又,《謝公墩》詩(shī):“走馬白下門,投鞭謝公墩。昔人不可見,故物尚或存。……摩挲蒼苔臺(tái),點(diǎn)檢屐齒痕。……涕淚對(duì)桓伊,暮年無乃昏。”(見《宋詩(shī)鈔·臨川詩(shī)鈔》)
【釋義】 謝公墩,山名,在今江蘇南京市郊。晉宰相謝安(安石)曾居半山,后北宋王安石罷相后也來居此地。他不甘心千年之后此山仍用“謝公”為名,曾作《謝公墩》一詩(shī)以見意。后因用作名人遺跡不滅之典。
【例句】 記謝墩名字,百年猶在,平泉孫子,三世重居。(李曾伯《沁園春·賦靜齋叔溪堂》2818)這里借“謝墩”一典,恭維靜齋叔的“溪堂”將名揚(yáng)后世。
上一篇:典故《謝堂神語(yǔ)》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謝夫人見擬倫》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