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心猿意馬
【出典】 唐·慧立、彥悰《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九:“法師請入少林寺翻譯。表曰:‘……玄奘少來頗得專精教義,唯于四禪九定未暇安心。今愿托慮禪門,澄心定水,制情猿之逸躁,縶意馬之奔馳,若不斂跡山中,不可成就。”唐敦煌變文《維摩詰經·菩薩品》:“卓定深沉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情同枯木除虛妄,此個名為真道場。”
【釋義】 佛家以“心猿意馬”比喻浮躁不安、懸思不定的心理狀態。
【例句】 ①休縱心猿馳意馬,牢將系念繩頭把。(可旻《漁家傲》[休縱心猿馳意馬]2429)這里用以敘寫志在得道,克制浮躁心理。②鎖卻心猿意馬,縛住金烏玉兔。(彭耜《喜遷鶯》[吾家何處]2527)這里用以表示收心養性。
上一篇:典故《心灰》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心肝吐盡》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