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薰晉鄙
【出典】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卷二《爭臣論》:“(陽城)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釋義】 唐時人陽城居住在晉之鄙(指隱居于中條山),那里的居民有幾千人都受到陽城高尚德行的熏陶。
【例句】 安得滕廛,移將近市,長薰晉鄙。(劉辰翁《水龍吟·和清江李侯士弘來壽》3225)這里用陽城事,表示希望能就近受到李氏的熏陶。
宋詞典故·薰晉鄙
【出典】 唐·韓愈《韓昌黎文集》卷二《爭臣論》:“(陽城)學廣而聞多,不求聞于人也。行古人之道,居于晉之鄙,晉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幾千人。”
【釋義】 唐時人陽城居住在晉之鄙(指隱居于中條山),那里的居民有幾千人都受到陽城高尚德行的熏陶。
【例句】 安得滕廛,移將近市,長薰晉鄙。(劉辰翁《水龍吟·和清江李侯士弘來壽》3225)這里用陽城事,表示希望能就近受到李氏的熏陶。
上一篇:典故《薛老之言貴尚通》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薰風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