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胭脂井
【出典】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五:“陳后主起臨春、結綺、望仙三閣,極其華麗。后主與張麗華、孔貴妃各居其一,與狎客賦詩,互相贈答,采其艷麗者被以新聲,奢淫極矣。隋克臺城,后主與張、孔坐視無計,遂俱入井,所謂胭脂井是也。楊炯詩云:‘擒虎戈矛滿六宮,春花無樹不秋風。蒼黃益見多情處,同穴甘心赴井中。’李白亦云:‘天子龍沉景陽井,誰歌玉樹后庭花!’今胭脂井在金陵之法寶寺,井有石欄,紅痕若胭脂,相傳云,后主與張、孔淚痕所染。石欄上刻后主事跡,八分書,乃大歷中張著文。又有篆書‘戒哉戒哉’數字。其他題刻甚多,往往漫滅不可考。寺即景陽宮故地也,以井在焉,好事者往來不絕,寺僧頗厭苦之。”
【釋義】 胭脂井即景陽井。故址在今南京市。南朝陳亡國時,陳后主與妃張麗華、孔貴妃均投此井。井欄石上有胭脂色的痕跡。
【例句】 ①相思不到胭脂井,只隔東林煙柳。(劉辰翁《摸魚兒·今歲海棠遲開半月……》3249)這里以胭脂井喻指栽種海棠花的地方。②英雄不博胭脂井,誰念故人衰悴。(梁棟《摸魚兒·登鳳凰臺》3375)這里用本典切合金陵懷古。③霜葉如啼,紅沁胭脂井。(仇遠《蝶戀花》[燕燕樓空簾意靜]3404)這里借以形容霜葉之紅,并借以渲染人去樓空的悲涼氣氛。
上一篇:典故《研丹作厭兵符》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胭脂漲膩》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