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一枕華胥
【出典】 《列子·黃帝》:“(黃帝)憂天下之不治……三月不親政事。晝寢而夢,游于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臺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游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摘無瘠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處床。云霧不硋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其步,神行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召天老、力牧、太山稽,告之,曰:‘朕閑居三月,齋心服形,思有以養身治物之道,弗獲其術。疲而睡,所夢若此。今知至道不可以情求矣。傲知之矣!朕得之矣!而不能以告若矣。’又二十有八年,天下大治,幾若華胥氏之國,而帝登假。百姓號之,二百余年不輟。”
【釋義】 古代寓言中的黃帝,憂天下不治,夢游華胥國。那里的人,一切順乎自然,無嗜欲,無夭殤,無傷痛,無驚擾。黃帝受到啟發,遂使天下大治。后世常用“一枕華胥”喻指睡夢。
【例句】 ①客都去后,睡齁齁地。一枕華胥驚又起。(沈瀛《野庵曲》[野叟最昏迷]1664)這里用以敘寫從睡夢中驚醒。②一枕華胥夢不成。(陳允平《浣溪沙》[一枕華胥夢不成]3130)這里用以敘寫難以入夢。
上一篇:典故《一月一千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一枕南柯》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