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嬰鱗
【出典】 《韓非子》卷四《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釋義】 嬰,觸犯。傳說龍之喉下有逆鱗,人若觸之必遭殺害。后因以“嬰鱗”比喻冒犯帝王的威嚴或違忤帝王的意旨。
【例句】 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劉克莊《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2624)這里以“嬰鱗疏”指唐伯玉的奏稿,意在稱贊他鯁直敢言,不作諛辭。
宋詞典故·嬰鱗
【出典】 《韓非子》卷四《說難》:“夫龍之為蟲也,柔可狎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矣。”
【釋義】 嬰,觸犯。傳說龍之喉下有逆鱗,人若觸之必遭殺害。后因以“嬰鱗”比喻冒犯帝王的威嚴或違忤帝王的意旨。
【例句】 古有一言腰相印,誰教他、滿篋嬰鱗疏。(劉克莊《賀新郎·跋唐伯玉奏稿》2624)這里以“嬰鱗疏”指唐伯玉的奏稿,意在稱贊他鯁直敢言,不作諛辭。
上一篇:典故《因郎憔悴羞見郎招》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幽蘭新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