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典故·鄒枚
【出典】 《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列傳》:“(司馬相如)事孝景帝,為武騎常侍,非其好也。會景帝不好辭賦,是時梁孝王來朝,從游說之士齊人鄒陽、淮陰枚乘、吳莊忌夫子之徒,相如見而說之。因病免,客游梁。梁孝王令與諸生同舍,相如得與諸生游士居數(shù)歲。乃著《子虛》之賦?!?/p>
【釋義】 “鄒枚”是西漢時齊人鄒陽、淮陰枚乘的合稱。二人都以文才辯才著稱當(dāng)時,并都曾為梁孝王座上客,與著名辭賦家司馬相如游處。后因以“鄒枚”作為詠辭客文人的典故,常借以詠文士雅會。
【例句】 ①梁王宴召有鄒枚,相如獨逞雄才。(王益柔《喜長新》[秋云朔吹曉徘徊]197)這里以鄒枚喻指宴間善文之士。②對樽前、上客鄒枚,小鬟燕趙。(黃庭堅《逍遙樂》[春意漸歸芳草]406)這里用以追敘詞人往昔與文人辭客過從宴游,相得甚歡。③二更轟飲四更回,宴繁臺,盡鄒枚。誰念梁園,回首便成灰。(高似孫《江神子》[二更轟飲四更回]2271)這里用以追敘文人雅集,抒寫今古興廢之感。
上一篇:典故《鄒律》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
下一篇:典故《鄒軻》什么意思|出處|釋義|例句|用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