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頎精選古詩賞析
李頎(生卒年不詳),趙郡(今河北趙縣)人,居住潁陽(今河南登封)。他與王昌齡、崔顥、高適、岑參、王維、綦毋潛等著名詩人都有交往,詩名頗著。今存《李頎詩集》,《全唐詩》存其詩三卷。
李頎
男兒事長征[2],少小幽燕客[3]。
賭勝馬蹄下[4],由來輕七尺[5]。
殺人莫敢前[6],須如猬毛磔[7]。
黃云隴底白云飛,未得報恩不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8]。
今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注釋】
[1]此詩為寫幽燕客英勇殺敵、報效家國和思鄉之情的邊塞詩。古意:即擬古詩。
[2]事長征:從軍遠征。
[3]幽燕:泛指今遼寧、河北一帶,在唐時為邊境地區。
[4]賭勝:較量勝負。
[5]輕七尺:意謂不懼怕死亡。七尺,七尺之軀,此謂生命。
[6]殺人莫敢前:所向無敵。
[7]須如猬毛磔(zhé):意謂胡須如刺猬毛一樣紛張,形容相貌威猛。磔,張開。
[8]解:擅長之意。
李頎
四月南風大麥黃,棗花未落桐葉長。
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
陳侯立身何坦蕩[2],虬須虎眉仍大顙[3]。
腹中貯書一萬卷,不肯低頭在草莽。
東門酤酒飲我曹[4],心輕萬事如鴻毛。
醉臥不知白日暮,有時空望孤云高。
長河浪頭連天黑,津吏停舟渡不得[5]。
鄭國游人未及家[6],洛陽行子空嘆息[7]。
聞道故林相識多[8],罷官昨日今如何。
【注釋】
[1]此詩是李頎送陳章甫的贈別之作。陳章甫:楚人,開元中進士。
[2]陳侯:對陳章甫的尊稱。
[3]虬(qiú)須:蜷曲的胡須。大顙(sǎng):寬大的額頭。
[4]酤(gū)酒:買酒。飲(yìn):使喝,作動詞。我曹:我輩,我們。
[5]津吏:管理渡口的小官。
[6]鄭國游人:指陳章甫。
[7]洛陽行子:指作者自己。
[8]故林:故鄉。
李頎
主人有酒歡今夕,請奏鳴琴廣陵客[2]。
月照城頭烏半飛[3],霜凄萬木風入衣。
銅爐華燭燭增輝[4],初彈《淥水》后《楚妃》。
一聲已動物皆靜,四座無言星欲稀[5]。
清淮奉使千余里[6],敢告云山從此始[7]!
【注釋】
[1]此詩寫作者在酒宴上聽琴時的感慨。
[2]廣陵客:本指嵇康,此處指善于彈琴的人。
[3]烏:烏鴉。
[4]華燭:飾有文采的蠟燭。
[5]星欲稀:指夜漸漸深了。
[6]奉使:奉命出使。
[7]敢告云山:有歸隱之意。敢告,敬告。
李頎
蔡女昔造胡笳聲[2],一彈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淚沾邊草,漢使斷腸對歸客。
古戍蒼蒼烽火寒,大荒陰沉飛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3],四郊秋葉驚摵摵[4]。
董夫子,通神明,深松竊聽來妖精[5]。
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6]。
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云陰且晴。
嘶酸雛雁失群夜[7],斷絕胡兒戀母聲。
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
烏珠部落家鄉遠[8],邏娑沙塵哀怨生[9]。
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
迸泉颯颯飛木末[10],野鹿呦呦走堂下[11]。
長安城連東掖垣,鳳凰池對青瑣門。
高才脫略名與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注釋】
[1]此詩描寫董大用琴來彈胡笳的聲音,展現其技藝高超,同時向房琯舉薦董大。
[2]蔡女:蔡琰,即蔡文姬。
[3]商弦、角、羽:古時以宮、商、角、徵、羽為五聲音階之名。古琴七弦,配宮、商、角、徵、羽及變宮、變徵為七音。
[4]摵摵(shè):形容葉落聲。此處形容琴聲。
[5]“通神明”二句:董大的技藝能感動鬼神。形容其琴藝高超。
[6]“言遲”二句:無論急奏還是慢彈,都得心應手,其指法就好像能傳達情感。
[7]嘶酸:令人悲凄心酸的鳴叫。
[8]烏珠部落:指南匈奴,蔡文姬所在之地。烏珠,指匈奴烏珠留若鞮單于,名囊知牙斯,漢成帝時人。
[9]邏娑(luósuō):唐時吐蕃的首都,今西藏拉薩市。
[10]颯颯(sà):飛舞的樣子。木末:樹梢。
[11]呦呦(yōu):鹿鳴聲。
李頎
南山截竹為觱篥,此樂本自龜茲出[2]。
流傳漢地曲轉奇[3],涼州胡人為我吹[4]。
傍鄰聞者多嘆息,遠客思鄉皆淚垂。
世人解聽不解賞[5],長飆風中自來往[6]。
枯桑老柏寒颼飗[7],九雛鳴鳳亂啾啾,
龍吟虎嘯一時發,萬籟百泉相與秋[8]。
忽然更作《漁陽摻》,黃云蕭條白日暗。
變調如聞楊柳春[9],上林繁花照眼新。
歲夜高堂列明燭,美酒一杯聲一曲。
【注釋】
[1]此詩描寫詩人聽樂師安萬善吹奏觱篥之所感。安萬善:涼州胡人,生平不詳。觱篥(bìlì):又作“篳篥”,形似喇叭的一種管樂器。
[2]龜茲(qiūcí):漢西域國名,在今新疆庫車。
[3]曲轉奇:曲調婉轉精妙。
[4]涼州胡人:此處指安萬善。
[5]解:懂、會。賞:領悟。
[6]長飆(biāo):形容樂聲急驟。飆,疾風。
[7]颼飗(sōuliú):擬聲詞,形容風聲。
[8]萬籟:自然界的各種天然的聲響。
[9]變調:改變曲調。
孟浩然
山寺鐘鳴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2]。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3],忽到龐公棲隱處[4]。
巖扉松徑長寂寥[5],唯有幽人自來去[6]。
【注釋】
[1]此詩寫夜歸鹿門山的所見所感,抒發灑脫超俗的情懷。鹿門:山名,在今湖北襄陽。
[2]漁梁:地名,指漁梁洲,在今湖北襄樊境內。
[3]開煙樹:指月光下,原先煙霧繚繞下的樹木漸漸顯現出來。
[4]龐公:此指龐德公。
[5]巖扉:指山巖相對如門。
[6]幽人:隱居者,詩人自稱。
李白
我本楚狂人[2],鳳歌笑孔丘[3]。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4],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5],
影落明湖青黛光[6]。
金闕前開二峰長[7],銀河倒掛三石梁[8]。
香爐瀑布遙相望,迥崖沓嶂凌蒼蒼[9]。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10]。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11]。
好為廬山謠[12],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13],謝公行處蒼苔沒[14]。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15]。
先期汗漫九垓上[16],愿接盧敖游太清。
【注釋】
[1]此詩是寫景名篇,描繪了廬山雄美壯麗的風光。詩人寄情山水,有求仙問道之心。
[2]楚狂人:指春秋時楚國隱士接輿。此是李白以此人自喻。
[3]鳳歌笑孔丘:李白以陸通自比,表現對政治的不滿,而要像楚狂那樣游覽名山,過隱居的生活。
[4]五岳:指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5]屏風九疊:在廬山五老峰東北,因山似屏風重疊,故稱為九疊云屏或屏風疊。云錦張:彩霞如錦緞般張掛在山前。
[6]明湖:指鄱陽湖。青黛:青黑色。
[7]金闕:金闕巖,在香爐峰西南。二峰:指香爐峰和雙劍峰。
[8]銀河:比喻瀑布。
[9]迥崖:高高的山崖。沓(tà)嶂:重疊的險峰。凌:直達。蒼蒼:青色的天空。
[10]吳天:廬山古屬吳國,故天空稱為吳天。
[11]九道:長江流經今江西九江的一段江水,有九條支流,稱九派,也叫九道。
[12]好(hào):喜歡。
[13]清我心:洗滌心中的污濁。
[14]謝公:指南朝詩人謝靈運。行處:足跡。沒(mò):隱滅。
[15]朝:朝見。玉京:道家所說的天神元始天尊所居之地。
[16]期:相約。汗漫:神仙名。九垓(gāi):九天。
李白
海客談瀛洲[2],煙濤微茫信難求[3]。
越人語天姥[4],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5]。
天臺四萬八千丈[6],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7]。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8]。
謝公宿處今尚在[9],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10],身登青云梯[11]。
半壁見海日[12],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3]。
熊咆龍吟殷巖泉[14],慄深林兮驚層巔[15]。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16]。
列缺霹靂[17],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18],訇然中開[19]。
青冥浩蕩不見底[20],日月照耀金銀臺[21]。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22]。
虎鼓瑟兮鸞回車[23],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24],怳驚起而長嗟[25]。
惟覺時之枕席[26],失向來之煙霞[27]。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28],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1]此詩是一首記夢詩,表達了官場殘酷的現實,抒發詩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
[2]瀛(yíng)洲:古代傳說是東海的三座仙山之一,山中多居仙人。另外兩座為蓬萊、方丈。
[3]微茫:景象模糊不清。
[4]越人:指當地人。
[5]五岳:東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華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掩:壓倒。赤城:山名。
[6]天臺:天臺山,在今浙江天臺。
[7]鏡湖:鑒湖,在今浙江紹興。
[8]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嵊縣。
[9]謝公:謝靈運。
[10]屐(jī):用木頭制作的一種鞋。
[11]青云梯:指陡峭的山路。
[12]半壁:半山腰。
[13]暝(míng):天黑。
[14]殷(yīn):震響。
[15]慄(lì):害怕。
[16]澹澹:水波微微蕩漾的樣子。
[17]列缺:閃電。
[18]扉(fēi):門。
[19]訇(hōng)然:形容聲音巨大。
[20]青冥:天空。
[21]金銀臺:神仙居住的地方。
[22]云之君:指云中的神仙。
[23]瑟:古代的一種弦樂器。鸞:一種神鳥。
[24]悸:動。
[25]怳(huǎng):猛然。長嗟(jiē):長嘆。
[26]覺時:醒來時。
[27]向來:剛才。
[28]摧眉折腰:低頭彎腰。
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2]。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3]。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注釋】
[1]此詩是李白離開金陵,東游揚州前留贈友人的話別詩。金陵:今江蘇南京。酒肆:酒店。
[2]吳姬:指酒店侍女。壓酒:取酒。
[3]盡觴(shāng):干杯。
李白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2]。
蓬萊文章建安骨[3],中間小謝又清發[4]。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5]。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6]。
【注釋】
[1]此詩是一首送別詩,抒寫詩人懷才不遇的苦悶。宣州:在今安徽宣城縣。謝朓樓:北樓,因謝朓任宣州太守時所建,故稱為謝朓樓,唐時改名疊嶂樓。
[2]酣:暢飲。
[3]蓬萊文章:此指李云的文章。
[4]小謝:謝朓。后人稱謝靈運“大謝”,稱謝朓“小謝”。此處是李白自比小謝。清發:清新秀發。
[5]覽:通“攬”,摘取。
[6]散發:古人平時都束發戴帽,閑散時松開頭發。后形容疏狂放縱。此處引申出棄官歸隱之意。扁(piān)舟:小船。
岑參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2],平沙莽莽黃入天[3]。
輪臺九月風夜吼[4],一川碎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匈奴草黃馬正肥,金山西見煙塵飛[5],漢家大將西出師[6]。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7],風頭如刀面如割。
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8],幕中草檄硯水凝[9]。
虜騎聞之應膽懾,料知短兵不敢接,車師西門佇獻捷。
【注釋】
[1]此詩以自然環境的惡劣來烘托大軍的勇敢無畏。
[2]雪海:山區名,為今新疆吉木薩爾南之天山。
[3]莽莽:廣闊無邊的樣子。
[4]輪臺:地名,在今新疆庫車東。
[5]金山:即阿爾泰山,在今新疆北部和蒙古人民共和國西部。
[6]漢家大將:指封常清。
[7]戈相撥:指兵器互相碰擊。
[8]五花:指五花馬。
[9]草檄:起草軍中征討文書。
岑參
輪臺城頭夜吹角[2],輪臺城北旄頭落[3]。
羽書昨夜過渠黎[4],單于已在金山西[5]。
戍樓西望煙塵黑[6],漢軍屯在輪臺北。
上將擁旄西出征[7],平明吹笛大軍行[8]。
四邊伐鼓雪海涌[9],三軍大呼陰山動。
虜塞兵氣連云屯[10],戰場白骨纏草根。
劍河風急云片闊,沙口石凍馬蹄脫。
亞相勤王甘苦辛,誓將報主靜邊塵。
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
【注釋】
[1]此詩的創作時間與《走馬川行》同時,著重描寫漢師出征的士氣,希望封常清能流芳百世。
[2]角:古時軍中的樂器。
[3]旄(máo)頭落:指胡兵敗亡。旄頭,星宿名,二十八星宿之一,為胡星。
[4]羽書:軍中的緊急文書。插有鳥羽表示加急。渠黎:漢西域地名,在輪臺東南。
[5]單(chán)于:匈奴君主稱單于。
[6]戍樓:軍隊駐防的城樓。
[7]擁旄:此指指揮之意。
[8]平明:天剛亮。
[9]伐鼓:擊鼓。
[10]虜塞:敵軍營壘。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2],胡天八月即飛雪[3]。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4]。
將軍角弓不得控[5],都護鐵衣冷猶著[6]。
瀚海闌干百丈冰[7],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注釋】
[1]此詩與《輪臺歌》作于同時,描寫邊塞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象,抒發雪中送客的無盡離思。
[2]白草:因西域的牧草秋天被曬后變白,故稱。
[3]胡天:此處指西域的氣候。
[4]衾(qīn):被子。
[5]控:拉開。
[6]都護:官名。管理行政事務。鐵衣:鎧甲。著:穿。
[7]瀚海:大沙漠。闌干:縱橫交錯的樣子。
杜甫
國初已來畫鞍馬[2],神妙獨數江都王[3]。
將軍得名三十載[4],人間又見真乘黃[5]。
曾貌先帝照夜白[6],龍池十日飛霹靂[7]。
內府殷紅馬腦盤,婕妤傳詔才人索[8]。
盤賜將軍拜舞歸,輕紈細綺相追飛[9]。
貴戚權門得筆跡,始覺屏障生光輝。
昔日太宗拳毛 [10],近日郭家獅子花。
今之新圖有二馬[11],復令識者久嘆嗟。
此皆騎戰一敵萬,縞素漠漠開風沙[12]。
其余七匹亦殊絕,迥若寒空動煙雪[13]。
霜蹄蹴踏長楸間,馬官廝養森成列。
可憐九馬爭神駿,顧視清高氣深穩。
借問苦心愛者誰,后有韋諷前支遁[14]。
憶昔巡幸新豐宮[15],翠華拂天來向東[16]。
騰驤磊落三萬匹[17],皆與此圖筋骨同。
自從獻寶朝河宗,無復射蛟江水中。
君不見金粟堆前松柏里[18],龍媒去盡鳥呼風[19]。
【注釋】
[1]本詩作于廣德二年(764),詩人在韋諷家見到曹霸《畫馬圖》有感而作。
[2]國初:大唐開國。
[3]江都王:指李緒,唐太宗李世民之侄,以畫馬而聞名。
[4]將軍:指曹霸。
[5]乘黃:古代傳說中的神馬。
[6]貌:描畫。先帝:此指唐玄宗李隆基。照夜白:玄宗的坐騎。
[7]霹靂:雷聲之大。
[8]內府:皇宮中的庫房。婕妤(jiéyú):才人,唐宮中的女官名。
[9]拜舞:朝拜的禮節。
[10]拳毛(guā):太宗的駿馬。
[11]新圖:此指《畫馬圖》。
[12]縞素:指白色的畫絹。
[13]迥(jiǒng):遠。
[14]支遁:東晉名僧,字道林。
[15]新豐宮:指驪山華清宮。
[16]翠華:皇帝出行時的儀仗。
[17]騰驤(xiāng):跳躍,奔騰。磊落:形容數量多。
[18]金粟堆:玄宗的陵墓,在今陜西蒲城金粟山。
[19]龍媒:指良馬。
杜甫
將軍魏武之子孫[2],于今為庶為清門[3]。
英雄割據今已矣[4],文彩風流今尚存[5]。
學書初學衛夫人[6],但恨無過王右軍[7]。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8]。
開元之中常引見,承恩數上南熏殿[9]。
凌煙功臣少顏色[10],將軍下筆開生面。
良相頭上進賢冠[11],猛將腰間大羽箭[12]。
褒公鄂公毛發動[13],英姿颯爽來酣戰。
先帝天馬玉花驄,畫工如山貌不同。
是日牽來赤墀下[14],迥立閶闔生長風[15]。
詔謂將軍拂絹素[16],意匠慘澹經營中[17]。
斯須九重真龍出[18],一洗萬古凡馬空[19]。
玉花卻在御榻上[20],榻上庭前屹相向。
至尊含笑催賜金[21],圉人太仆皆惆悵[22]。
弟子韓幹早入室[23],亦能畫馬窮殊相[24]。
幹惟畫肉不畫骨,忍使驊騮氣凋喪。
將軍畫善蓋有神,必逢佳士亦寫真。
即今飄泊干戈際,屢貌尋常行路人。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但看古來盛名下,終日坎壈纏其身[25]。
【注釋】
[1]此詩作于廣德二年(764),概括了曹霸一生的榮辱浮沉。引:詩體名。
[2]將軍:指曹霸。魏武:魏武帝曹操。
[3]庶:平民。清門:寒門,即平民。
[4]英雄割據:指曹操在東漢末年與群雄爭霸,建立魏國,稱雄一方。已:止,去。
[5]文彩風流:指曹操父子工詩文。
[6]學書:學習書法。衛夫人:名鑠,字茂漪,晉著名書法家,王羲之曾師從于她。
[7]過:超越。王右軍:王羲之。
[8]“丹青”二句:曹霸一心繪畫,不貪圖榮華富貴。
[9]承恩:被皇帝召見。數:多次。南熏殿:唐代宮殿名。
[10]少顏色:色彩暗淡。
[11]進賢冠:古時文臣儒士所戴之禮帽。
[12]大羽箭:一種大桿長箭。
[13]褒公:指段志立。鄂公:指尉遲敬德。
[14]赤墀(chí):也叫丹墀,宮內涂成紅色的臺階。
[15]迥立:昂首挺立。閶闔(chānghé):此指宮殿大門。生長風:形容馬之神駿。
[16]絹素:白絹。
[17]意匠:立意和構思。慘澹經營:費心良苦。
[18]斯須:一會兒。九重:此指皇宮。真龍:此指良馬。
[19]一洗萬古凡馬空:此畫呈現出的神馬,將萬古以來所畫的平庸之馬都一掃而空。
[20]玉花:指玉花驄。卻:反。
[21]至尊:皇帝。
[22]圉(yǔ)人:養馬人。太仆:執掌皇帝車馬的官吏。
[23]韓幹:畫家,最擅畫馬。入室:弟子得老師真傳。
[24]窮殊相:此處指技藝高明。
[25]坎壈(kǎnlǎn):困頓。
杜甫
今我不樂思岳陽[2],身欲奮飛病在床。
美人娟娟隔秋水[3],濯足洞庭望八荒[4]。
鴻飛冥冥日月白[5],青楓葉赤天雨霜。
玉京群帝集北斗[6],或騎麒麟翳鳳凰[7]。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8]。
星宮之君醉瓊漿[9],羽人稀少不在旁。
似聞昨者赤松子[10],恐是漢代韓張良[11]。
昔隨劉氏定長安,帷幄未改神慘傷[12]。
國家成敗吾豈敢,色難腥腐餐楓香[13]。
周南留滯古所惜,南極老人應壽昌[14]。
美人胡為隔秋水,焉得置之貢玉堂。
【注釋】
[1]此詩表達詩人希望辭官歸隱的韓注能重新輔佐國君。
[2]岳陽:今屬湖南岳陽。
[3]美人:古人稱君子為美人,此指韓注。
[4]濯(zhuó)足:洗腳。八荒:四面八方。
[5]鴻飛冥冥:此指韓注已歸隱。
[6]群帝:眾仙人。
[7]翳(yì):本意為掩蔽,此引申作“跨坐”之意。
[8]影動倒景搖瀟湘:天上眾多神仙匯集,其影倒映于瀟湘水中。
[9]星宮:天宮。瓊漿:仙人喝的酒。
[10]昨者:曾經的那個。
[11]張良:字子房,韓國人,輔佐劉邦平定天下,建立漢朝。
[12]帷幄:原指幕帳,后指大臣決策之地。
[13]色難:臉色難看。餐楓香:比喻歸隱山林。
[14]南極老人應壽昌:將韓注比成南極老人星,希望他的出現能改變朝廷現狀,使政治清明。
孔明廟前有老柏[2],柯如青銅根如石[3]。
霜皮溜雨四十圍[4],黛色參天二千尺[5]。
君臣已與時際會[6],樹木猶為人愛惜。
云來氣接巫峽長,月出寒通雪山白。
憶昨路繞錦亭東,先主武侯同必宮[7]。
崔嵬枝干郊原古[8],窈窕丹青戶牖空[9]。
落落盤踞雖得地[10],冥冥孤高多烈風[11]。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功。
大廈如傾要梁棟,萬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驚,未辭翦伐誰能送[12]。
苦心豈免容螻蟻,香葉曾經宿鸞鳳。
志士仁人莫怨嗟,古來材大難為用。
【注釋】
[1]此詩以古柏禮贊追念孔明,實則抒發詩人自己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情。
[2]孔明廟:孔明廟有三處,分別在定軍山(今陜西勉縣);成都的武侯祠,附劉備廟中;夔州(重慶奉節),與劉備廟分立。
[3]柯:枝干。
[4]霜皮溜雨:形容樹皮白而光滑。四十圍:比喻樹干極粗。
[5]黛色:青黑色。二千尺:形容樹木高。
[6]與時:因時。際會:遇合。
[7](bì)宮:神宮,指祠廟。
[8]崔嵬:高大的樣子。
[9]窈窕(yǎotiǎo):幽深的樣子。丹青:繪畫。
[10]落落:指樹獨立挺拔的樣子。
[11]冥冥:高空深遠的樣子。
[12]未辭翦伐誰能送:比喻棟梁之材雖想施展抱負,但無人推薦。
杜甫
大歷二年十月十九日,夔府別駕元持宅[2],見臨潁李十二娘舞劍器[3],壯其蔚跂[4]。問其所師,曰:“余公孫大娘弟子也。”開元三載[5],余尚童稚[6],記于郾城觀公孫氏舞劍器渾脫[7],瀏漓頓挫,獨出冠時[8]。自高頭宜春、梨園二伎坊內人[9],洎外供奉[10],曉是舞者,圣文神武皇帝初[11],公孫一人而已。玉貌錦衣,況余白首[12],今茲弟子,亦匪盛顏[13]。既辨其由來,知波瀾莫二[14]。撫事慷慨[15],聊為《劍器行》[16]。往者吳人張旭[17],善草書書帖,數常于鄴縣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18],自此草書長進。豪蕩感激,即公孫可知矣。
昔有佳人公孫氏,一舞劍器動四方。
觀者如山色沮喪[19],天地為之久低昂[20]。
如羿射九日落[21],矯如群帝驂龍翔[22]。
來如雷霆收震怒[23],罷如江海凝清光[24]。
絳唇珠袖兩寂寞[25],晚有弟子傳芬芳。
臨潁美人在白帝[26],妙舞此曲神揚揚。
與余問答既有以,感時撫事增惋傷。
先帝侍女八千人[27],公孫劍器初第一[28]。
五十年間似反掌,風塵洞昏王室[29]。
梨園子弟散如煙,女樂余姿映寒日[30]。
金粟堆前木已拱[31],瞿塘石城草蕭瑟。
玳弦急管曲復終,樂極哀來月東出。
老夫不知其所往,足繭荒山轉愁疾。
【注釋】
[1]此詩是杜甫在夔州觀劍器舞時所作。公孫大娘:著名的舞蹈藝人,能為《鄰里曲》《西河劍器渾脫》等舞。
[2]夔(kuí)府:指夔州,在今重慶奉節。別駕:官名,刺史佐官。元持:人名,其人不詳。
[3]臨潁(yǐnɡ):在今河南臨潁縣。
[4]蔚跂(qǐ):形容其舞姿矯健凌厲。
[5]開元三載:“三”一作“五”。
[6]童稚:年幼。
[7]渾脫(tuó):此指一種 “武舞”。
[8]冠時:出類拔萃一時。
[9]高頭:前頭,指在皇帝跟前。宜春、梨園:指皇家的歌舞班子。伎坊:又稱教坊,指教授音樂歌舞的地方。
[10]洎(jì):及。外供奉:設于宮外的外教坊。
[11]圣文神武皇帝:唐玄宗的尊號。
[12]“玉貌”二句:想起當年公孫大娘容貌漂亮、服飾華美,但今已不是年輕女子,何況我也白頭了呢?
[13]盛顏:容貌正好。
[14]波瀾莫二:指一脈相承。
[15]撫事:追憶往昔。
[16]聊:姑且。
[17]張旭:唐代書法家,最善草書,后人稱之為“草圣”。
[18]數(shuò):多次。
[19]色沮喪:深色悲傷。
[20]低昂:起伏動蕩。
[21](huò):明亮閃爍。
[22]群帝:天上眾多神仙。驂(cān)龍翔:駕龍飛翔。
[23]雷霆:指鼓聲大如雷。
[24]罷:指下場。清光:指劍閃寒光。
[25]絳唇:紅唇。此指公孫大娘。珠袖:此指舞蹈。
[26]臨潁美人:指李十二娘。白帝:白帝城。
[27]先帝:指唐玄宗。
[28]初:本。
[29]風塵(hòng)洞:指安史之亂。洞,形容彌漫無邊。
[30]女樂余姿:指李十二娘的舞姿有開元歌舞的神韻。
[31]金粟堆:金粟山,在今陜西蒲城東北。
元結
漫叟以公田米釀酒[2],因休暇則載酒于湖上,時取一醉。歡醉中,據湖岸引臂向魚取酒[3],使舫載之[4],遍飲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5],諸子環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觸波濤而往來者,乃作歌以長之[6]。
石魚湖,似洞庭,
夏水欲滿君山青。
山為樽,水為沼,
酒徒歷歷坐洲島。
長風連日作大浪,不能廢人運酒舫。
我持長瓢坐巴丘,酌飲四座以散愁。
【注釋】
[1]此詩明寫飲酒作樂,實則有借酒消愁之感。
[2]漫叟:元結之自號。
[3]引臂:伸臂。向魚取酒:石魚上有凹處,可以放酒。
[4]舫:小船。
[5]疑:就好像。巴丘:指洞庭湖岸邊的巴陵山。君山:指洞庭山。
[6]長(zhǎng):助興。
上一篇:李端精選古詩賞析
下一篇:杜審言精選古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