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的情感在小學發展的基礎上又有進一步發展,主要表現在:①情感內容不斷豐富。中學生的情感體驗已由學習活動和集體生活擴展到了更多的領域,如對鉆研自然科學、參加社會活動的體驗,在社交中對人與人的關系、友誼和初戀的體驗,在學習中對個人前途和祖國未來的體驗等。②情感體驗的深刻性不斷增加。中學生已能克服小學生體驗的具體性、表面性,開始從事物的本質方面產生體驗,形成內部深刻的情感,如責任感、正義感、集體主義感、民族自豪感,以及對知識的渴求和對真理的信仰等。③情感的穩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進一步增強。中學生的情感比小學生要穩定得多,一旦對某門學科或某種活動有了愛好,能達到迷戀的程度,一旦與某個同學建立友誼,可以達到“牢不可破”的程度。另外,中學生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據不同的時間、地點、對象而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感。研究表明,高中生的情感趨于穩定,已能夠理智地對待環境與事物,自制力較強,能調節自己的行為,發展個人的積極情感,疏導消極情感。少年期的情感發展有個體的差異性和階段性,因此,教育中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通過多種活動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中學生大都熱情、活潑、好動,最喜愛多種形式的活動,最討厭學校和家庭的死氣沉沉,因此,教師和家長應設法滿足學生的要求,多搞一些有益學生情感發展的活動,如組織學生參加課外活動、實驗活動,閱讀優秀作品,欣賞優秀影視節目,旅游,參觀等。②指導學生交友,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集體友愛。隨著自我意識的覺醒,中學生的主體性增強,更希望認識自己,希望與同齡人交友。教師和家長要鼓勵和指導學生交友,明確交友的目的,為增進友誼、互相學習而交友,以平等、尊重、信賴、互助的態度交友。在交友中培養發展集體感,共同學習,共同進步。③教育學生學會控制、調節自己的情感,使之不斷深化。應教育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學習,熱愛周圍的人,保持朝氣蓬勃、樂觀向上的熱情,應培養學生理智、達觀的態度和經受挫折的能力,學會思考生活,在順境和逆境中成長。另外,還可教給學生一些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如言語暗示,動作暗示和環境暗示等,通過學生的反復練習,保持良好的心境。
上一篇:少年期思維發展與教育
下一篇:少年期意志發展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