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年),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中期魯國鄒(今山東鄒縣)人。據(jù)說孟軻“夙(早)喪其父,幼被慈母三遷之教”(趙歧《孟子題辭》)。據(jù)劉向《列女傳》記載,孟軻幼年時,家住墓地附近,經常看到出殯下葬之事,做游戲就學起墓間喪葬之事來,踴躍挖坑掩埋。孟母見了,惟恐這樣下去對他產生不良影響,認為此地不是理想住所,決定搬家。新住所與集市相鄰,孟軻游戲的內容隨之變成學著商販叫賣。孟母覺得這地方也不是教育孩子的環(huán)境,不適宜居住,又將家搬到學校旁邊。孟軻受到學校教習禮儀的影響,游戲內容都是設俎豆揖讓之類的禮儀活動,孟母見了,高興地說:“真可以居吾子矣。”意即這才是我兒子可以居住的地方呢!于是定居下來。這就是流傳很久的“孟母三遷”的故事。無論這一故事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如何,但故事所反映的主題思想與孔子“學而優(yōu)則仕”以及儒家傳統(tǒng)教育思想是一致的,其中包含有重視教育與環(huán)境的作用,也包含有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良好的環(huán)境和家庭教育是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條件。
上一篇:嬰兒語言學習準備
下一篇:學習與創(chuàng)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