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的規定在思維行程中導致具體的再現方法。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過程,不是邏輯范疇越來越空的一個玄思過程,也不是一個絕對理念的自我意識過程,而是思維在實踐中掌握具體的認識對象并把它當做一個精神上的具體的再現出來的過程。進一步說,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只是思維高級階段的一條特殊發展規律,而不是整個思維的發展規律,更不是整個認識過程的發展規律。
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方法,是黑格爾(1770-1831) 首次提出來的,他說:“邏輯理念的發展是由抽象進展到具體?!?(黑格爾:《小邏輯》三聯書店1957年版,第71頁) 由于黑格爾是一個客觀唯心主義者,他認為“絕對精神”是第一性的,現實世界是第二性的。因此,他不理解思維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過程是在認識現實世界的過程中產生的,而把它神秘化了。馬克思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關于抽象上升到具體的規律性。他認為思維抽象到具體的過程,是人們對客觀事物的認識從不甚全面,不甚深刻到比較全面,比較深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生改變的是認識中的映象,而不是客觀對象本身,通過這個過程所創造的是關于對象的具體概念或理論體系,而不是對象本身。如馬克思所說:“其實,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方法,只是思維用來掌握具體并把它當做一個精神上的具體再現出來的方式。但決不是具體本身的產生過程?!边€指出:“具體總體作為思維總體,作為思維具體,事實上是思維的,理解的產物; 但是,決不是處于直觀和表象之外或駕于其上而思維著的,自我產生著的概念的產物,而是把直觀和表象加工成概念這一過程的產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104頁)
具體說來,所謂抽象,就是指從許多事物中,舍棄個別的,非本質的東西,把共同的本質的東西(因素、屬性、關系) 抽取出來。思維的抽象,作為認識階段,它反映著對象的某一方面或部分; 作為認識的方法,它從對象中抽取某方面,并加以認識,例如,細胞一般包含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壁等三個基本部分,為了認識細胞,就需要分別將這些部分取出來,逐一加以考核,并逐一認識其本質。這個思維過程和結果,就是對細胞的抽象。運用思維抽象,要掌握其相對片面性和普遍性這兩個特征。
而所謂具體,即所說的思維具體是指對象作為各方面規定的統一的整體在思維中的反映。如馬克思所說:“具體之所以具體,因為它是許多規定的綜合,因而是多樣性的統一。因此它在思維中表現為綜合的過程,表現為結果。”(《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03頁) 如要獲得對氫的具體概念,氫的具體內容和形式是(+1)°,即一個電子在一定的原子能級以r為半徑,繞一個帶正電的原子核旋轉。氫的化學性質是由核外電子決定的。這就不僅是氫的外部特征的反映了,已經深入到原子結構的本質,揭示了一個帶正電荷的原子核與一個電子的對立統一(吸引、排斥) 關系。因此,可稱之為這是對氫的第二級本質的認識。運用思維具體,要掌握其統一性與多樣性特征,具體是多樣性的統一。
事實上,思維的抽象和思維的具體是統一的,即是相互依存,相互滲透,相互轉化的。認清抽象和具體的辯證關系,對于我們學習和掌握從抽象上升到具體的思維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上一篇:人機互補思維法
下一篇:代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