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掞之《魏掞之》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小傳】
魏掞之(1116—1173),本名挺之,字子實,后改名掞之,字元履,大名子(胡寅《斐然集》卷二十六有《處士魏君墓志銘》),建州建陽(今屬福建)人。師胡憲,與朱熹同游。試禮部不第,遂筑室讀書,不復(fù)出,榜以艮齋,人稱艮齋先生。乾道四年(1168),由宰相陳俊卿力招,乃以布衣入見,陳當(dāng)世之務(wù)。賜同進士出身,為太學(xué)錄。請廢王安石父子從祀,追爵二程,罷詞賦,皆不報,遂丐去。以論劾曾覿,罷為臺州教授。乾道九年閏正月卒,年五十八。
【傳記資料】
《宋史》卷四五九
柯維騏《宋史新編》卷一六五
王洙《史質(zhì)》卷七十五
錢士升《南宋書》卷二十二
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九十一《國錄魏公墓志銘》
張栻《南軒文集》卷四十《教授魏元履墓表》
李清馥《閩中理學(xué)淵源考》卷三
黃宗羲、全祖望《宋元學(xué)案》卷四十三
王梓材、馮云濠《宋元學(xué)案補遺》卷四十三
【著述】
魏掞之詞存失調(diào)名一則,《全宋詞》輯自《歲時廣記》卷二十一。
上一篇:魏杞《卜算子》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
下一篇:魏掞之《失調(diào)名》原文與歷代鑒賞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