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望海潮》唐宋詞匯評賞析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本事】
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一引楊湜《古今詞話》:柳耆卿與孫相何為布衣交。孫知杭州,門禁甚嚴。耆卿欲見之不得,作《望海潮》詞,往謁名妓楚楚曰:“欲見孫相,恨無門路。若因府會,愿借朱唇歌于孫相公之前。若問誰為此詞,但說柳七。”中秋府會,楚楚宛轉歌之,孫即日迎耆卿預坐。
【匯評】
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九:柳永詠錢塘詞曰“參差十萬人家”,此元豐前語也。自高廟車駕自建康幸杭,駐蹕幾近二百余年,戶口蕃息,近百萬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東北,各數十里,人煙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鋪席駢盛,數日經行不盡,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見杭城繁盛耳。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云(詞略)。此詞流播,金主亮聞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近時謝處厚詩曰:“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因和其詩云:“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王闿運《湘綺樓評詞》:此則宜于紅氍上扮演,非文人聲口。此時鳳池可望江潮。
劉永濟《唐五代兩宋詞簡析》:柳永初與孫何為布衣交。及孫守杭州,門禁甚嚴,柳不得入見,乃作此詞令名妓楚楚于孫宴會時歌之。孫問知系柳作,遂延與共宴。詞皆鋪敘杭州風景人物之富美。傳金主亮見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之句,與投鞭渡江之志。淳熙中謝處厚有詩曰:“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即詠此事也。末句祝孫他日內召也。
【考證】
此詞為至和元年(1054)柳永在杭州贈資政殿學士、知杭州孫沔作。孫沔向誤作孫何。詳見吳熊和《柳永與孫沔的交游及柳永卒年新證》(《吳熊和詞學論集》,杭州大學出版社)。
上一篇:《王琪·望江南·江景》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
下一篇:《晁端禮·望海潮》唐宋詞匯評賞析|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