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簾倦煩熱,卷幌乘清陰。
風吹合歡帳,直動相思琴。
王金珠,梁時人。所制《子夜四時歌》共八首,其中春歌三首,夏、秋各二首,冬歌一首。此處所選,為其《夏歌》二首之一。
《子夜四時歌》是流行于南朝的民間歌曲,多寫女子相思之情。王金珠所寫歌詞,保留了民歌清新自然的本色,而在細膩地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上,顯示出了作者的藝術修養和文字工力。這首小詩展現了這樣一個場景:
江南夏季。閨房之中,繡戶竹簾低垂,以遮炎光。室中主人——一位顰眉不展的少女,卻嫌這低垂的竹簾給人以沉悶燥熱之感,令人心緒煩亂,故而要“卷幌乘清陰”。“幌”即窗簾。夏季垂簾遮陽,本是生活中的正常現象,少女卻認為窗簾擋住了戶外的陰涼。如果戶外陰涼,就不當先有垂簾之事;既然垂簾遮陽,“煩熱”就并非“卷幌”所能解決。少女的煩倦不安是為什么呢?詩中的“合歡帳”、“相思琴”透出了個中消息:原來少女正在苦苦地思念著心愛的人。她翹首盼望,徘徊房中,熱烈的愛情充溢于心胸。長久的期待,失望的痛苦,以及由此而生的種種猜疑,使她憂傷,令她煩惱,夏季的暑熱也變得難耐難熬。可見,少女的煩躁不安,主要不是由于氣候的炎熱,而是倍受情感煎熬的結果。她要“卷幌乘清陰”,“乘”,表達了她渴望擺脫的愿望,而所謂戶外陰涼,在更大程度上只是出于她的心理想象。分明是主觀心緒的煩躁,卻要怪罪于窗簾的低垂,這正是滿腔愁煩而無可解脫之人的心理狀態。
“風吹合歡帳,直動相思琴。”當窗簾卷起,適遇陣風吹面,少女感到一陣暢快。卻不料這風掠過窗前的少女,直闖入房中,吹動了繡床上的合歡帳,拂過靜臥幾上的瑤琴,弦絲微顫,發出輕微的鳴聲,在一片靜寂中顯得格外響亮。此種情景,令少女那稍事平靜的心靈頓時又掀起感情的波濤。“直動相思琴”之“直”,寫風入繡房之快,吹拂瑤琴之直接,其中深含少女的怪嗔之意:本望讓涼風吹撫灼熱的情懷,以減輕相思之苦,卻不料適得其反,更被這風兒惹得人情絲縈繞,心煩意亂。帳名“合歡”,琴稱“相思”,在少女都是敏感之物。風兒偏偏要撩動這些敏感之物,怎不叫倍受相思之苦的少女怨艾風之不曉人事?可是,閨房之中,被風吹動的又何止是琴與帳呢?沉浸于相思之中的少女偏偏只能看到它們,錯本不在風。風吹帳幔,觸動琴弦,只是一種偶然。因為少女的愛戀太執著,心靈太敏感,才使這些無生命的物體成為她的情感的寄托,才產生了以人之多情對風之無情的責怨。這責怨分明毫無道理。但是,唯其無理,才顯出少女的相思情真意切而近于癡。“風吹合歡帳,直動相思琴。”作者在這里設計了一個巧妙而有趣的情節,創造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情景,以此來刻畫少女那無法剪斷理清的相思情絲,描寫細致、生動,又具有一種戲劇性的效果。
這首小詩在抒情中帶有敘事,借敘事而深化抒情,將少女熱烈而純樸的情感表現得十分動人。全詩簡潔而有含蘊,篇幅短小而有波瀾,戲劇性的結局令人回味無窮。
上一篇:子夜四時歌·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
下一篇:子夜四時歌·思見春花月,含笑當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