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有相思意,聊敞鳳皇臺。
蓮披香稍上,月明光正來。
離鵠將云散,飛花似雪迴。
遙思竹林友,前窗夜夜開。
這是一首構思別致的小詩。詩題稱“宮殿名”,即詩中明用、暗用了一些宮殿名。這是南朝流行的一種文字游戲,除殿名外,還有用藥名、州郡名、星名來作詩的,雖無太大的意義,卻因增加了寫作難度,可以起到訓練寫作技巧的作用。其難處在于用了各種名稱,而不顯露,與詩中之情、之景相切合。本篇是較成功的一例。
前二句說:最令人苦惱的便是這“相思意”,百般解脫不得,只得登上高臺,一敞胸懷。這里的鳳皇臺是明用宮殿名。接下去四句則暗用、活用宮殿名,以描寫登臺所見的清幽之境。“披香”,宮殿名。《初學記》卷二十四引《廟記》云:“長安有披香殿”,乃漢代宮闕。梁簡文帝詩云:“一去葡萄觀,長別披香宮。”即后人詠漢宮事。此詩移宮殿名鑲嵌入詩,化披香之殿為披香之蓮,使人想見荷香馥郁之境,而“稍上”則寫出蓮在花香籠罩中舒展之姿。下句的“明光”亦為殿名。《三輔黃圖》載:漢有明光宮三:一在北宮,與長樂(宮)相連;一在甘泉宮中;一為尚書奏事之地。《漢官儀》亦云:“漢尚書奏事于明光殿。”詩人移殿名之“明光”,寫當時夜景,明月皎潔,似見光波自太空傳來。一個“正”字,寫出綿綿不絕的光波的浮動。“鵠”即天鵝。當時有養鵠之俗,故養鵠、離鵠時見歌詠。如蕭詮詩云:“綾中轉躡成離鵠,錦上回文作別詩”,則“離鵠”既見于歌詠,又見于女工織繡,成為人們表情達意的物象。此詩中“離鵠將云散”,是從尚未離去的天鵝想見它們即將遠去的意向。句中的“云散”的“云”字亦有暗指宮殿之意,古詩中常用“云殿”字樣。下句“雪迴”中暗嵌雪宮名。《孟子》云:“齊宣王見孟子于雪宮”。趙岐注曰:“雪宮,離宮之別名也。”則“雪宮”為古之名宮殿。詩人離析“雪宮”之“雪”以寫花,正與析“云殿”之“云”以狀鵠相應。“似雪”言飛花之色,“迴”字寫飛花之態。潔白似雪而又飄舞盤桓的飛花,適與雖未散而終將去的“離鵠”構成對照。“離鵠”形靜而意動,飛花形動而意未去,故而盤桓。這兩句詩在景物描寫中表現出主觀色彩,無情之物被注入了詩人的感情。于是,很自然地由這兩句寫景轉入末二句抒情。“竹林友”本指竹林七賢。《晉書》云:(濤)“與嵇康、呂安善,后遇阮籍,便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詩中以“竹林友”喻有賢者之風的詩友。《南史》載,詩人與徐伯陽、李爽等十余人為文友之會,游宴賦詩。“遙思”句即表現出對他們及文會、游宴等生活情境的思念。這種心情已經通過前面“離鵠”、“飛雪”等句有所吐露,這里則直接表現出來。對“竹林友”的懷念正是首句“相思意”的內涵,是他“聊敞鳳皇臺”的原因。從首句至此都是寫月明之夜的所思、所作、所見。末句是對首二句的呼應和補充,以見出“相思”并非今夜獨有,而是夜夜如此,一向如此。由于此詩重在宮殿名稱的巧妙運用,具有一定的為文以造情的傾向,但在感情的表現上,仍有感人之處。
上一篇:《孤燕·王氏》原文|賞析
下一篇:《富春渚·謝靈運》原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