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散文作品·戰士和蒼蠅》簡析
魯迅著。發表于1925年3月24日《京報》副刊,收于《華蓋集》。作者對此文曾有說明,“所謂戰士,是指中山先生和民國元年前后殉國而反受奴才們譏笑糟蹋的先烈;蒼蠅則當然指奴才們?!?《這是這么一個意思》)文章稱頌民主革命的先驅孫中山等為“偉大的人”、為“戰士”;把那些替封建軍閥效力的奴才們比作營營的蒼蠅,表達了作者鮮明的愛憎。開頭引叔本華的一段話,指出偉大的人物是“人”而不是“神”,因為離開我們近,所以容易看到他的“缺點和創傷”。然后揭露那些蒼蠅們卻借此“營營地叫著”,自鳴得意,自我陶醉,發出“不朽的聲音”,自以為“遠在戰士之上”,是世上最“完全”的人。最后得出結論:“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從而進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質,評析事物的美丑,給人以極大的啟發。全篇言簡意深,分析嚴密,比喻生動,深含人生哲理。
上一篇:《散文·宋金元·戰國策目錄序》簡析
下一篇:《散文·執政府大屠殺記》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