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代詩歌別集·明代部分· 徐渭集》新詩鑒賞
詩文別集,六十集,詩二十一卷,明徐渭撰。渭(1521~1593)字文清,更字文長,一號天池,又號青藤,山陰(浙江紹興)人。為諸生十余年,后在平倭戰爭中任浙江總督胡宗憲幕府掌書記,胡得罪被殺,徐回紹興,晚年多種不幸集于一身,多次自殺未遂,后殺死繼妻入獄,在獄中七年,出獄后曾游歷杭州、富春、南京、北京、宣化。
徐詩是作者狂放不羈性格、憤世嫉俗精神的寫照,并表現出對于傳統儒家思想的背叛。如:“丈夫勛業何足有,為虜為王如反手。提取山河與別人,到頭一鑊悲烹狗。”(《淮陰侯祠》)這些想法已經超越了君臣名分的束縛。徐詩中還有一些反映當時重大政治事件(如和蒙古入侵者的斗爭,抗倭斗爭以及忠奸斗爭等)的作品,如《邊詞》二十六首是作者在京師和宣化時所作,反映明朝和俺答之間的民族斗爭,和以前這類題材的作品不同,其重點不在于寫戰爭艱苦和將士報國之志,而是著重表現作者主張消除民族隔閡,實現和平恢復生產的思想。其中有六首是寫俺答甥女的:“漢軍爭看繡襠,十萬彎弧一女郎。喚起木蘭親與較,看他用箭是誰長?”(其一)徐詩風格出入李白、李賀之間,凄清幽渺,富于激情。如袁宏道所云:“其所見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風鳴樹偃,幽谷大都,人物魚鳥,一切可驚可愕之狀,一一皆達之于詩,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滅之氣,英雄失路托足無門之悲,故其為詩,如嗔如笑,如水鳴峽,如種出土,如寡婦之夜哭,羈人之寒起,雖體格時有卑者,然匠心獨出,有王者氣,非彼巾幗而事人者所敢望也。”(《徐文長傳》)這段話生動描繪了徐詩的風格,也可見徐渭的不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獨立人格。徐詩中也有清妙婉麗的作品,如《楊妃春睡圖》:“守宮夜落胭脂臂,玉階草色蜻蜓醉。花氣隨人出御墻,無人知道楊妃睡。皂紗帳底絳羅委,一團紅玉沉秋水。畫里猶能動世人,何怪當年走天子。欲呼與語不得起,走向屏西打鸚鵡。為問華清日影斜,夢里曾飛何處雨?”
徐氏在具體寫作手法上也有所創造。如在描寫人物時就較一般詩人的手法多樣,他寫詩受到戲劇、小說的影響,注意描寫人物的動作、心理活動、動態以塑造人物形象,如《俠客》《少年》等篇章對于公安派有較大影響。
徐集本為作者自編之《文長集》《闕篇集》《櫻桃館集》三種。最初有商濬刻本作二十九卷,后又有三十卷本。另有徐氏鄉人張汝霖、王思任編選《徐文長逸稿》二十四卷,又有《徐文長逸草》七卷,此書據上述三集編為一書,裁為六十卷。
有中華書局1983年排印本。
上一篇:《歷代詩歌別集·清代與近代部分·帶經堂集》簡介介紹
下一篇:《詩詞曲論·詞論·蕙風詞話》簡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