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近代散文作品·清代·書吳潘二子事》簡析
顧炎武著。見《亭林詩文集》,收于《古代散文選注》下冊。吳炎、潘檉章是康熙二年(1663)“明史案”的遇難者,作者記其行狀,以寄托痛憤之情。先寫吳、潘二人立志修明史,他們苦心經(jīng)營,逞其史才,使作者一聞而亟與之交。《國史考異》刻行后,作者更服其精審。再寫莊廷鑨招致賓客編輯《明書》,死后其父允城為之刻行。因慕吳、潘盛名,在書之參閱者中列二子之名,以為借重。書中對于前人詆斥清人之辭未加刪削,吳之榮因敲詐莊父不遂,密告清廷,致使莊父與二子等七十余人慘遭殘害。最后記二子被審問時之志節(jié),憶及平日以持節(jié)相勉之情。文章表彰了吳炎、潘檉章二人的民族氣節(jié)和卓絕史才,揭露吳之榮的卑行劣跡和清廷文字獄的罪惡。本文在寫吳、潘二人情事中,穿插作者與二人交好之情,寫得情深筆重,感人肺腑。
上一篇:《散文·先秦·樂毅報燕王書》簡析
下一篇:《散文·唐代·書褒城驛壁》簡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