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劍記》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題“安邑竹溪散人鄧氏編”。竹溪散人即鄧志謨。兩卷十三回。萬歷萃慶堂刊本。
書敘唐呂嵒,字洞賓,號純陽子。原乃神仙班頭鐘離權之徒慧童,背師下凡,投生河中府海州刺史呂讓之家,自幼聰敏,然六十四歲才舉進士,授咸寧知縣,道遇鐘離權,指以玄理,遂淡然世味,拜權為師?;刂劣罉罚Y茅屋數椽,曰悟真齋。權乃七試其心,皆能堅忍,便授以黃白秘方,以濟世利物,使三千功滿,八百行圓,再度其成仙。鐘離又攜至碧天洞中煉丹,授以素書數卷和內丹之法,后鐘離欲朝元,臨行與純陽曰: 不久恐升入仙班。純陽發大心愿:喦之志須度眾生方上升未晚。
時火龍真人來見純陽子,贈與雌雄二劍。于是純陽攜劍遨游環宇。至呂梁洪,以雄劍斬蛟。至永寧城,以雌劍斬虎。又至金陵,見閨女白牡丹游春,與其交會。后長干寺黃龍禪師授白牡丹以法,破純陽采陰補陽之術。純陽飛劍斬黃龍,為黃龍所破,黃龍留其雄劍護法,還其雌劍,并命佩于背脊之上,只許斬妖誅邪。純陽又去高郵養陽九年,方功成行滿,返本還原。
從此,純陽又遨游世界,度化眾生。游武昌,扮客商賣木梳,三日無人還價,后眾人見此梳有妙處,競欲購買。純陽乃投梳于河,梳變蒼龍飛去。游汴州扮貨墨之客。又游梓潼,有婁道明者,專養少女行采陰補陽玄素之術,純陽戲弄之,婁乃卒。至長沙,欲度一僧,不成,乃踏石并化錢。復至春城山,召將斬狐精。
純陽至江南扮漁人,自稱呂元圭,唱漁家之詞,在酒保張老家,喝了幾甕酒,與其石一以充酒值,激怒張妻,又與酒飲,純陽醉死復生。后石頭竟是瓜子金一錠。純陽又至羅浮山度朱明觀小童,至洛中度善行者陳執中,至淥江度喜接天下往來方士的筆師翟華,皆因與仙無緣,未度得。
純陽一日游杭州,扮醫士施藥,治愈心腹之疾者、瘋病者、痢疾者以及瞎者、駝者、跛者。于是轟動全城。人們以酒相謝,純陽飲之裝瘋,將身上黑垢做成一丸,云吃可成仙,眾人不吃,純陽自吞之,飛騰而去。純陽復游岳陽,往謁太守,施展法術。感嘆岳陽之人無一人知我。又游廣陵,欲度妓女楊柳,因其凡心正盛,只與之卻老丹,之后,又游杭州天竺寺。
一日至江南戒嚴寺,以佩劍化一艷婦,欲試禪僧,豈知皆意蕩神馳。又至寶華寺,見法慧禪師,隨之往廬山拜見火龍真君,火龍真君指示淮安玉溪村有何惠娘,名登仙籍,可度之。純陽徑來淮安度何氏女,后與何女至終南山碧天洞拜見鐘離。鐘離不勝之喜,純陽曰: 人心奸險,未易度化,止度有何氏女一人而已,次晨朝元,玉帝封呂純陽為演正警化真人,何惠娘為太玄演化仙姑。
呂洞賓是傳說中的神仙。在八仙傳說中,他的故事最多,也最難搜羅完全,宋羅大經《鶴林玉露》、洪邁《夷堅志》、周紫芝《竹坡詩話》、鄭景望《蒙齋筆談》均有有關呂洞賓故事的記載; 元曲有馬致遠《呂洞賓三醉岳陽樓》、岳伯川《呂洞賓度鐵拐李岳》、無名氏 《呂洞賓戲白牡丹》、《呂翁三化邯鄲店》、《呂純陽點化度黃龍》; 明雜劇有周憲王《呂洞賓花月神仙會》、賈仲名 《呂洞賓桃李升仙夢》等等。呂洞賓的故事,正是在流傳的過程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一: “世傳呂洞賓,唐進士也,詣京師應舉。遇鐘離翁于岳陽,授以仙訣,遂不復之京師。”呂洞賓本是個凡人,遇仙后是否仙去也未明確點清。到 《飛劍記》 中,呂洞賓便成了一個有來歷本根厚的人,他原乃鐘離仙的徒弟,名叫慧童,因見凡間的繁華景致,遂背師投下界。這一不凡的來歷,首先給這一人物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呂洞賓自幼聰敏,然仙文不入俗人眼,直至六十四歲才中舉,授咸寧知縣。赴任之途,遇鐘離,與談論玄理,于是仙機重悟、凡夢頓醒,又作黃粱一夢,乃感悟慨嘆,知宦途不足戀,之后,鐘離子七試其道心,驗證其道心堅定不移后,才授與道法,在《鶴林玉露》 中,簡單的 “遇鐘離翁于岳陽,授以仙訣” 一句話,衍成了如此復雜的曲折的故事,這里固然表現了作者的一種消極的出世思想,也反映了他對世事的感慨。鄧志謨在青年時代刻苦攻讀,但應試不第,便外出漫游,走向著書、編書、教書的生涯,這種生活歷程正是形成作者的消極出世思想的根源。
《飛劍記》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加工而成的,但它卻使得先前各種有關呂洞賓傳說中的小說因素得以充分活躍。
首先,呂洞賓被塑造成一位百姓的救星。呂純陽得道后,又得火龍真人雌雄二劍,便攜了二劍,游遨寰宇,為民除害。在呂梁洪,水中有一大蛟,鼓浪成雷,噴沫為雨,一年四季不知吞噬了幾多性命,呂洞賓便飛劍斬蛟龍。在永寧城,有白額虎,磨牙厲爪,常撲進城來,擇人而食,呂洞賓又飛劍斬白虎。在梓潼,有一婁道明,常蓄十三四歲的少女十人,施采陰補陽玄素之術,女子若有孕即遣去,復買新者。呂洞賓施弄法術,懲罰了婁道明。在春城山,收伏了為災作害的狐精。在杭州城,醫治眾多病疾者。
一位出世的神仙,如此一心為百姓除災弭禍,實實在在并未“出世”。這反映了鄧志謨并未完全消極,乃在關懷人世,這也體現了中國傳統的懲惡揚善、扶危救困、扶正祛邪的美德。體現了傳統的褒貶意識、道德觀念和審美理想。
當然,作者并沒有刻意美化呂洞賓。第五回 “呂純陽宿白牡丹,純陽飛劍斬黃龍”寫純陽子道心不堅,偷花竊玉,與白牡丹交合。黃龍禪師破了他的采陰補陽之術,他還要找黃龍禪師報仇,便充分地暴露了這位神仙的貪戀色欲的側面。而這也就更豐富了呂洞賓的性格內涵。作者從傳統的審美標準出發,既歌頌主人公的美德,又不忽視主人公作為一個人的缺點,使得呂洞賓的形象更具有真實性和人情味。
其次,《飛劍記》發揚了民間傳說的文藝性,保留了故事的詼諧、幽默的特點。呂純陽踏石并化錢的故事便明顯的反映了這一點。純陽至長沙,詭為一道人,持一小瓦罐乞錢,于街頭大聲曰: 吾仙人也,有能以錢滿吾罐者,吾即授之以道。那些居民聞得個神仙二字,那個不希慕,于是眾人競以錢投罐,罐子卻從不曾滿。一僧竟以一車鈔填入亦未滿,又惱又哭,怒破其罐,竟不見鈔,眾人亦悔。后呂純陽作法,錢又歸還各人,此僧忙跪求純陽度化,純陽隱而不見。這正是對想做神仙又惜財的人的辛辣的諷刺。又如作者寫呂純陽至戒嚴寺,以劍化一艷婦,寺中僧眾五百余,皆大驚小怪,意蕩神馳,一發瘋魔了,又辛辣地諷刺了禪僧戒行的徒有虛名。
在小說中,具有幽默諷刺意義的故事很多。這些故事揭示了明代萬歷年間,人們篤信道教、追求長生的社會現象,也反映出世俗社會中,人心的奸險難測。從藝術效果上說,幽默和諷刺增強了作品的趣味性。
作者是頗有點想象力的,他采用了許多幻化的故事來表現主題,如呂純陽所賣之梳能變白發為嬌娥,所貨之墨亦能變成紫磨金。呂純陽醉死亦能復生。經過呂純陽醫治,瞎者重見光明,跛者的一雙腳兒也齊整了。引導世人在奇幻滑稽中遨游。而這些幻化的故事又較好地表達了廣大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當然,也應該指出,《飛劍記》是在宋元人所傳呂仙故事和民間傳說的基礎上編成的,它還存在著內容缺乏完整統一、文字較為粗疏的缺點。但是,我們以為,《飛劍記》在主人公塑造、幽默諷刺手法的運用等方面還是成功的,而且作品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傳奇性也增強了作品的可讀性,在鄧志謨的三部小說中,成就也以這部 《飛劍記》最高。
上一篇:《韓湘子全傳》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
下一篇:《飛花詠》小說簡介|劇情介紹|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