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董《楊二官人》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中瓦術者楊二官人,[1]游群珰門,[2]依之為課息,故以貲稱。[3]一日,有紫袍者,[4]以千錢求筮,曰:“我妹隸慈福宮,所儲不下萬緡,[5]欲祈某珰取之,筮吉兇云何?”楊曰:“卦得同人之九三,其象健以明,有人同焉。[6]然伏戎于莽,[7]財雖有之,而必以詐,乃可得也。”自是屢不一占,占必千錢。間與楊共飲,嬉游相樂。又數日,言:“吾妹已出宮,囊中所攜金珠過萬。君語無毫發差。可謂通神。”遺以錢幣三千,曰:“是猶未足為君謝也。”居一二日,復邀出飲,語之曰:“吾妹欲求偶。彼囊中雖富,而年過四十,慮娶者難之,妹欲自見君,以媒為托。”楊忻然許之。明日晡后,[8]兩傔以金盒至,[9]其中皆名鯖異饌佳果,[10]乃髹器金卮,[11]信如禁中物。婦人乘金舁,[12]金翠耀目,紫袍踵其后。楊呼妻女延之,盡出其家白金觴斝相酬酢。[13]夜漸向闌,啟黃封酒,婦自歌以飲。楊及其家下至女奴,皆遍酌之。酒下咽,楊見其妻昏然而蹶。須臾,舉室闌干僵仆,[14]方趨掖之,而己亦然。紫袍先命其妹升車,取布囊盡掩席間所有,及其妻女首飾,計所直已千余緡。笑謂楊曰:“以詐得財,信而有證。然以相予之厚,樓上箱笈皆不發取,君自善視之。”方是時,楊心目了然,獨口不能言,身不能運耳。明日藥氣既消,皆無恙。楊平時以智巧自負,慮貽笑群貂,[15]不敢聲于賊曹。密與求盜輩跡其人,不復再見。
【注釋】 [1]中瓦術者:瓦,宋元時城市娛樂場所。宋·張端義《貴耳集》:“臨安中瓦在御街,士大夫必游之地,天下術士皆聚焉。”瓦,古時又作占卜之法解,擊瓦以觀其紋理而定吉兇,謂之瓦卜。明·袁宏道詩:“歲功聽瓦卜,天紐問杓魁。”中瓦術者,指在都市娛樂場所以占卜賺錢的人。[2]珰門:珰,漢代宦官充武職者的冠飾。侍中、中常侍都是宦官,故后來即以“珰”為宦官的代稱。珰門,宦官之門,宦官居處。 [3]以貲稱:貲(zi),計量。《后漢書·陳蕃傳》:“不可貲計。”以貲稱,以善于計算謀劃受人稱贊。 [4]紫袍:唐制,親王及三品服用紫。宋時已為一般內官服用。 [5]緡(min):穿錢的繩子,亦稱成串的錢。緡為計錢的單位,一千文為一緡。 [6]同人之九三:《易經》之卦名,卦辭為:“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歲不與。” [7]伏戎于莽:戎為古代兵器總稱,在此指兵卒。即埋伏兵卒于草莽之中。在此指所占之卦有兇險之象,須待機而動。案《易經》注疏此句云:“伏潛兵戎于草莽之中,唯升高陵,以望前敵,量斯勢也。” [8]晡:申時,即午后三至五時。 [9]兩傔:傔(qian),傔從,侍從。《新唐書·裴行儉傳》:“所引偏裨為世名將,傔從至刺史、將軍者數十人。”兩傔,兩個侍從。金盒:此謂飾金的食盒。[10]名鯖:即五侯鯖,用魚和肉合烹而成的珍膳。 [11]髹器金卮:髹(xiu),黑色的漆。卮(zhi),古代一種盛酒器具。上漆的器物,鍍金的酒具。 [12]金舁:舁(yu),抬桿。《三國志·魏志·鐘繇傳》:“虎賁舁上殿。”金舁,飾金的轎桿。 [13]觴斝相酬酢:觴(shang),古代盛酒器。斝(jia),古代青銅酒器。酬酢(chou zuo),酬為勸酒,酢為以酒回敬。全句指,以各種酒具互相勸酒及回敬。 [14]闌干:參差錯落。[15]貽笑群貂:受同類(人)的恥笑。
【譯文】 有一個在市井娛樂場所以占卜賺錢為生的人,外號人稱楊二官人,常同伙伴們一起到宦官居住處串門,并于閑暇時為之占卜。因為他善于計算謀劃,受到人們的稱贊。有一天,一個身穿紫袍公服的人,拿出一千錢請求他占卜,并且說:“我妹妹屬于慈福宮里的人,多年存儲下近萬緡錢財,想求一個宦官代我取出,請占卜—下吉兇成敗。”楊說:“卦得同人之九三,其象健以明,會有人協同辦成的。但卦中也有兇險之象,錢財雖可得到,然而還需用詐術方可到手。”從此,這人多次來找楊占卜,每次占卜都付千錢,還時常請楊一起去飲酒,相伴嬉戲游樂。又過了幾天,這人說:“我妹妹已出宮,袍袱里攜帶金珠超過萬數。您過去說的絲毫不差,真可說有通神了。”這次付給錢幣三千,并且說:“這也不足以向您表示謝意呀!”過了一兩天,又來邀楊出去飲酒,告訴他說:“我妹妹想求個配偶。她腰里雖很富有,但年齡已過四十,顧慮娶的人家為難她。妹妹想親自見您一下,當面將說媒的事相托付。”楊二官人非常高興地應許下來。第二天午后,兩個侍從抬著飾金的食盒來到楊家,盒中都是些名貴的魚肉、新奇的糕點、上好的菜品,器具上了大漆,酒具像金似的,看上去確信是宮中的東西。婦人乘坐鍍金抬桿的轎子,金碧輝煌,耀人眼目,穿紫袍那人緊緊跟在后面。楊二官人趕緊呼妻女出來迎接并向屋里讓,盡情拿出家中所有的金銀酒具及器皿,敬酒布菜,互相禮讓,熱情接待。夜漸漸深了,就將帶來的黃封酒啟開,先有婦人自己邊歌邊飲,然后請楊二官人,其妻女以及家里的奴婢,皆都飲用了這酒。酒下咽喉,楊見其妻兩眼發昏,接著倒在地上,不大一會,全屋里楊家的人參差錯落地全都發僵并仆倒在地,他剛想前去扶持別人,自己也摔倒在地上。這時,穿紫袍的人先令其妹坐到車里,接著拿一個大包袱,將席間所用全部金銀器皿酒具都收了去,又取下楊氏妻女身上的貴重首飾及金銀飾物,計算這些東西的價值已有千余緡。穿紫袍的人笑著對楊二官人說:“你說過的以詐術得財,確實可信而且有了事實為證。然而,你待我不薄,樓上箱笈的東西就下去取了,你自己好好看住吧!”到這時,楊二官人眼看得清楚,心里也很明白,只是口里說不出話,身體活動不了。直到第二天,藥力消失了,中藥的人也都沒落下什么傷害。楊二官人平時以智巧高明在人前驕傲,顧慮受同伙們的恥笑,不敢將此事向官府報案。秘密地求捕快幫助追尋這個人,終于沒有找到。
【總案】 古代民間有句諺語:害人者害己。小說《楊二官人》就是證明。這篇小說,描寫了一個一生善設詭計陰謀、專以筮術騙財者終于被別人欺騙的故事。主人公楊二官人給別人出主意:“必以詐乃可得”財,沒想到自己反落入別人以詐術設下的陷阱。小說雖短,卻寫出楊二官人和穿紫袍者兩個人物的情態、精神和性格。其中寫穿紫袍者多次來找楊占卜,每次必付千錢酬資,頗似一個既信占卜又很富裕的小官吏。他介紹其妹妹情況的幾次談話,入情入理,活靈活現,使人無論如何也不會懷疑其中有詐。所以“楊忻然許之”,陷入他的騙局之中。小說在刻畫人物上,除借助語言對話外,同時重視在行為動作中塑造人物性格。如寫楊二官人,開頭交代:“故以貲稱”,點出他為大家公認的詭詐性格。當他遭人暗算后,因其“平時以智巧自負,慮貽笑群貂”,所以“不敢聲于賊曹”,但又不肯輕易放手,就又“密與求盜輩跡其人”,都是十分符合他性格的行為表現。
這篇小說的意義,在于從反面告訴世人:不要存巧取詐得之心,應當當的做人,誠實的勞動以謀求生計,對別人勸勉指路,更應以真誠相鼓勵,引人走上正當的坦途。
劉淦
上一篇:《杜環小傳》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野人閑話《楊于度》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