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說新語《桓宣武》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桓宣武少家貧,[1]戲,大輸,債主敦求甚切,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陳郡袁耽,[2]俊邁多能,宣武欲求救于耽,耽時居艱,恐致疑,試以告焉,應聲便許,略無嫌吝。遂變服,懷布帽,隨溫去,與債主戲。耽素有藝名,債主就局,[3]曰:“汝故當不辨作袁彥道邪?”遂共戲。十萬一擲,直上百萬,[4]數投馬絕叫,[5]旁若無人,探布帽擲,對人曰:“汝竟識袁彥道不!”
【注釋】 [1]桓宣武:桓溫,謚宣武侯。詳見前《桓公北征》條注[1]。 [2]陳郡袁耽:耽,字彥道,東晉陳郡扶樂(今河南太康縣西北)人。魁梧爽朗,高風振邁。少有才氣,倜儻不羈,為士類所稱。王導引為參軍,以平蘇峻功,封秭歸男,拜歷陽太守,再遷司徒從事中郎。[3]局:此處當指賭盤。 [4]直:通“值”,價值。 [5]投馬:擲馬。馬,通“碼”,作為賭具用的籌碼,即骰(tou頭)子。
【譯文】 桓溫年輕時候家里貧窮,與人賭博,輸了很多錢,債主討債十分急切,他考慮自己能扳回輸局的辦法,但不知道怎樣才好。陳郡人袁耽,爽俊豪邁多有才能,桓溫打算向袁耽去求救,而耽當時正處于父母喪期,桓溫恐怕惹他多心,就試探著說明意思,耽聽到即刻答應下來,一點也沒有遲疑留難的表示。于是脫掉喪服換上平常穿的衣裳,懷里揣著布帽,跟著桓溫一起走了,去和債主賭博。耽平常有才技出眾的聲名,債主來到賭局前,耽說:“你故意當做不識得袁彥道么?”便與債主一同賭。以十萬錢為一注,贏的錢在百萬以上,接連幾次投碼,中了彩就大聲叫好,旁邊像沒人似的,耽探手懷里拿布帽擲出,對人說:“這次你究竟識不識得袁彥道!”
【總案】 本篇著重通過以下兩個細節來刻畫袁耽(彥道)這位極有個性的人物:一個是他正在居喪期間,照理說應該深居簡出、息交絕游,以示悲痛的意思才對。可是一旦桓溫來請他去賭戲,不過僅僅露了點口風,他就欣然同意,把傳統的禮法和世俗的議論統統丟諸腦后。另一個寫得更為精彩傳神,就是開局前那種傲慢不馴的態度,擲籌碼時那種大呼小叫、旁若無人的豪爽氣概,以及獲勝后隨手擲掉布帽,大言不慚地教訓對方的自負神情。于是,一位灑脫大度、不拘細事,而又豪氣逼人的名士形象便躍然紙上,他的音容舉止似乎皆可歷歷想見,我們也就不得不欽服作者白描手法之高明了。
喬力
上一篇:世說新語《桓公北征》原文|注釋|賞析|譯文
下一篇:桯史《桯史》原文|注釋|賞析|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