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淑
夫閑,清福也,上帝之所吝惜,而世俗之所避也。一吝焉而一避焉,所以能閑者絕少。仕宦能閑,可撲長安馬頭前數斛紅塵;平等人閑,亦可了卻櫻桃籃內幾番好夢。蓋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忙時有之,閑則無也;忙人有之,閑則無也。昔蘇子瞻晚年遇異人呼之曰:“學士昔日富貴,一場春夢耳。”夫待得夢醒時,已忙卻一生矣。名墦利壟,可悲也夫!
余今年棲友人山居,泉茗為朋,景況不惡。晨推窗,紅雨亂飛,閑花笑也;綠樹有聲,閑鳥啼也;煙嵐滅沒,閑云度也;藻行可數,閑池靜也;風細簾清,林空月印,閑庭悄也。以至山扉晝扃,而剝啄每多閑侶;帖括困人,而幾案幾多閑編;繡佛長齋,禪心釋諦,而念多閑想,語多閑辭。閑中自計,嘗欲掙閑地數武,構閑屋一椽,顏曰“十閑堂”,度此閑身。而卒以病廢,亦以好閑不能致也。
長夏草廬,隨興抽檢,得古人佳言韻事,復隨意摘錄,適意而止,聊以伴我閑日,命曰《閑情》。非經,非史,非子,非集,自成一種閑書而已。然而莊語足以警世,曠語足以空世,寓言足以玩世,淡言足以醒世。而世無有醒者,必曰此閑書不宜讀而已。人之避閑也,如是哉!然而吾自成其非經、非史、非子、非集之閑書而已。
——《閑情小品》
人活一輩子,是忙碌一世為好,還是閑散一生為好,各有不同的看法,不能強求統一的。大致如作者所說,喜歡忙碌的要占大多數,因為人總有些事要辦,哪怕謀身糊口,也不能靠閑坐得來,更何況有所追求呢?然而到了晚年,后悔、失望的也就不少,像蘇東坡“一場春夢”的慨嘆大有人在,向往閑散的一派似乎又略占上風。對于忙、閑的態度,人們并不是一以貫之的,這個問題不那么簡單。
更為復雜的是,忙有不同的忙法,閑也不限于清福一類。就拿忙來說,耕耘名利固然占多數,升官,發財,建功立業,垂名千古,似乎都可歸入,但也還有為民請命,為國捐軀,為愛情顛簸,為子女奔忙,等等。上帝之所以吝惜清閑,不輕易賜人,恐怕也因為世界要靠忙碌來推動,無忙碌便無歷史,更無文明。閑呢,也不單純,作者所向往的山居野宿,與自然為伍,確稱得上一種清福,但也還有飛鷹走馬,賭博斗雞,縱情聲色,酗酒撒野,等等。“面上寒暄,胸中冰炭”,固是忙中丑類,放縱不羈大概也未必盡屬高尚行為。僅僅以忙閑判定是非,是很難令人信服的。
何況忙中亦有閑在,閑中也有所忙呢!作者一心想建一座十閑堂,風清月朗,閑趣縈繞,寂寂度此閑身,其向往閑散的愿望不可謂不真切了。而閑居之余也要編纂《閑情小品》,企圖警世、空世、玩世、醒世,沙里淘金,用心良苦。雖稱閑書,入世之心何嘗盡廢?這種身閑心不閑的清福,說穿了,就是今天人們常常稱道的“品味人生”。忙是各式的追求,閑則是生活的反省,忙人無暇自視,常常誤入歧途,閑人則可冷眼旁觀,時時加以警醒。忙者不可避棄此閑,否則如同盲人探路,閑者離開了忙碌的世界,自身又有何種價值?上帝固然不輕易賜人閑福,除了鞭策世人,令其自奮之外,大概也有擔心不會使用此閑之慮,忙不容易做到,閑又談何容易!人生實在是最難做的一篇大文章,忙者、閑者誰也逃避不了。
上一篇:《題蒲壽宬詩·〔清〕全祖望》原文|譯文|注釋|賞析
下一篇:《一往有深情·〔南朝·宋〕劉義慶》原文|譯文|注釋|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