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王士禛
十里田田荷芰風,漁舠如葉出花中。
鵝兒湖北煙初暝,背指明霞幾縷紅。
王漁洋的山水詩在清代堪稱絕唱,是其神韻風格的典型和標范。然而他的田園詩作品也別具風神。這類作品數量上雖然不及山水詩多,其地位卻不可低估。其實漁洋正是從描繪家鄉的風光起步,開始他的創作道路的,鄉村題材的創作蘊含了漁洋對故鄉山東新城的熱愛和童年生活的追憶。
由于這種種原因,漁洋的田園詩往往具有一種虛實相融的特點,景外之意頗多,當然這又成為神韻風格的某種體現了。
詩題名“即事”,寫的是即目所見的湖景。鵝兒湖,在今江蘇高郵。時值初夏,湖面一片豐滿碩大的荷葉,中間簇擁著無數清香四溢、亭亭玉立的荷花,一陣風過,荷葉輕擺,仿佛掀起一層厚厚的碧色波浪。“田田”一詞在西漢樂府中就有了,“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除非你親眼見過江南的荷塘,否則難以想像它表現的那種荷葉相連相靠,自在自足的神境。第二句寫湖中的小舟。舠是長江一帶特有的微型小船,船身細長似柳葉,僅可坐一人,既能用來捕魚,也可用來采蓮,一般不用槳劃,僅以手撥行。高高的荷葉隱沒了小船,不駛到近處,根本看不見。詩人用了一個“出”字,它把“蓮花過人頭”的情景生動地表現出來了。
前兩句是泛寫,后兩句才是重點刻畫,仿佛電影中的特寫鏡頭。一般人們稱詩歌的簡筆勾勒為白描,其實白描正可分為泛寫和特寫兩種。黃昏時分,暮靄漸漸升起,湖面不覺轉為暝色,此時天空尚殘留著幾縷紅霞,霞光反折下來,湖面籠罩在一片淡淡的紅霧般的折光中。末了一句寫舟人動作最為傳神,是全詩的點睛之筆,舟人們正在交談,其中一人用手指著天上幾縷火紅的彩霞。詩人在描寫時,特別點出了動作的方位,意味深長。漁人們在捕魚,并沒有為欣賞彩霞而停手轉身,背著身指是很自然的,這是其一。霞光四映,無處不有,看見身邊的彩光,自可想像天上的彩霞,這是其二。其實漁人們對這幅美景早已熟悉,不用看就知道,知道了還是忍不住要贊美,這是其三。詩人在描寫這個畫面時,對這種生活是太熟悉了,熟悉到默契的程度,所以能抓住這最有韻味的動作,來精確傳神地表現對生活的感受。
上一篇:即事六首(其五)·宋犖
下一篇:即目·趙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