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普賢菩薩勸發品》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概說】
“普賢菩薩”,音譯“三曼多跋陀羅”,意譯“普賢”或“遍吉”。主一切諸佛之理德、定德、行德,與文殊之智德、證德相對,即理智一雙,行證一雙,三昧般若一雙,所以二位菩薩為釋迦如來的二脅士,文殊駕獅子侍佛之左方,普賢乘白象,侍佛之右方。
“勸發”,是指勸人使發佛道之心。普賢菩薩大慈悲從東土而來,依次說了問四法、現瑞相、說神咒、通經力、嘆持經、說持經果報、護法等七件殊勝的事,以此來勸勉大眾發起修學《法華經》的愿心和信心。
本經的流通分有三科,首先是“明付囑流通”,就是釋迦牟尼佛親自敕命、勸導、付囑大菩薩、善知識們于十方世界流通《法華經》;其次是“約化他流通”,佛陀用藥王、妙音、觀音等諸位菩薩于十方世界游化眾生,廣宣經法的事跡,作為榜樣楷模,鼓勵大眾流通此經;最后“約自行流通”,就是本品的內容,普賢菩薩為大眾開示如何通過自己的修學來流通弘揚《法華經》,以及如何用功才能通達此經和末世眾生修學《法華經》的數種方法,如來對此表示肯定并加以說明。
古代高僧將本品科判為四部分:首先是“經家敘儀”,也是背景介紹,說了普賢菩薩自東方寶威德上王佛國,來此娑婆世界,聞佛陀說法發起。接著是“普賢勸發”,這應該是本品的重點所在,其中有“請問勸發”和“誓愿勸發”,前者是通過普賢菩薩與佛陀之間的問答來勸發持經人,后者是普賢菩薩自己來護持經法與行人。第三是“如來述發”,釋迦牟尼佛贊嘆普賢,對普賢菩薩前面所說的法表示肯定,并又一次進行敘述。最后是“聞品成行”,就是聽聞此品的功德利益,也包括作為全經的最后圓滿,也對聽聞整個《法華經》的大會做一總結。
上一篇:法華經《第二十五·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
下一篇:法華經《第二十六·陀羅尼品》經文|注釋|譯文|賞析|評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