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清人陳廷焯對后人師法李清照詞不得要領的批評。《白雨齋詞話》卷七云:“‘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易安雋句也。(并非高調)‘鶯鶯燕燕春春,花花柳柳真真,事事風風韻韻,嬌嬌嫩嫩(四字尤不堪),停停當當人人。’喬夢符效之,丑態百出矣。然如雙卿《風凰臺上憶吹簫》一闋,疊至四五十字,而運以變化,不見痕跡,長袖善舞,誰謂今人不逮古人?”陳氏在這則論術中認為師法古人是必要的,但是學習不是簡單的模仿和抄襲。他列舉了元代詞人喬吉(字夢符)模仿李清照疊句的做法,沒有經過消化、加工、改造,使詞更為粗糙、低劣,真可謂“東施效顰”,丑態百出。而正確的師法態度應是善于學習,善于運用,將古人的東西選擇、消化、吸收,化為自己的東西,這樣才能做到在學習中提高,在師法中創新。他列舉清代詞人賀雙卿的《鳳凰臺上憶吹簫》一詞說明這個道理。此詞云:“寸寸微云,絲絲殘照,有無明滅難消,正斷魂魂斷,閃閃搖搖。望望山山水水,人去去隱隱迢迢。從今后,酸酸楚楚,只似今宵。青遙。問天不應,看小小雙卿,裊裊無聊。更見誰誰見,誰痛花嬌。誰望歡歡喜喜,偷素粉,寫寫描描,誰還管生生世世,夜夜朝朝。”用雙字至二十余疊,既是對李清照詞的疊字的師法,又是在這基礎上翻新創造,具有鮮明的特色和個性。可見陳氏對師法與革新關系的論述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上一篇:《轉益多師》詩詞評論技巧
下一篇:《運化無跡方為妙手》詩詞評論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