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釋】
紅箋:古時用來向情人寫情書題情詩的小幅紅紙。鴻雁在云魚在水:據《漢書·蘇武傳》記載,蘇武出使匈奴被拘,被放逐北海牧羊。后來西漢使者向單于請求歸還蘇武,單于謊稱蘇武已死。漢使詭稱漢武帝在上林苑射獵得北歸鴻雁,足系蘇武所寄帛書。單于信以為真,遂被迫道出實情,蘇武因而得救。后來人們便以鴻雁指信使,有“鴻雁傳書”之說。魚也常被當作信使。蔡邕《飲張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史記·陳涉世家》也有剖魚得書的記載。此句指無法傳遞信息。“人面”兩句:化用崔護《題都城南莊》詩意。崔護詩云:“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鑒賞】
此詞為男女離別相思懷人之作。上闋直抒胸臆,表達深情難寄的相思之苦。“紅箋”兩句,婉而不露,深深蘊含了抒情主人公對遠方情人的無限思念。“紅箋”表明對愛情的慎重,“小字”暗示信上傾訴真情的文字多;“說盡”則用其反意。“鴻雁”兩句進一步狀寫相思之苦,表達一腔深情無法向對方傳遞和表白的惆悵和郁悶。“鴻雁在云魚在水”,沒有信使只是托辭,或許是其它原因。但無論什么原因,結果是確定的,“惆悵此情難寄”。
下闋融情于景,寄情山水。既然相思之情難以用書信表達,那就登高遠眺,遙寄深情于山水吧。“斜陽”
兩句,以“斜陽”、“遙山”等意象,通過“獨倚”、“恰對”相映襯,暗示內心的凄涼孤苦。晏殊詞中多有以登樓遠眺抒發離愁別緒者,如“畫閣魂消,高樓目斷”(《踏莎行》),“高樓目盡欲黃昏,梧桐葉上蕭蕭雨”(《踏莎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蝶戀花》)。結尾兩句化用崔護詩意,將深深的思念、懷想、牽掛和感傷融在一起,把全詞的情感推向高潮。“人面不知何處”在意蘊的豐富、深沉、熨帖等方面均恰到好處。而“綠波依舊東流”既與“人面不知何處”句意相承,又有后主“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妙處,可謂蘊藉悠遠。
上一篇:晏幾道《清平樂·留人不住》宋詞賞析
下一篇:晏殊《清平樂·金風細細》宋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