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煤炭
(明)于謙
鑿開混沌[1]得烏金[2],藏蓄陽和[3]意最深[4]。
爝火燃回春浩浩[5],洪爐照破夜沉沉[6]。
鼎彝[7]元[8]賴生成力[9],鐵石猶存死后心[10]。
但愿蒼生[11]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
【作者簡介】
于謙(1398~1457),字廷益,號節(jié)庵,謚號忠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明代政治家、軍事家,官至兵部尚書,是一位民族英雄。其詩作多憂國憂民和表達(dá)自己的堅(jiān)貞情操。著有《于忠肅集》。
【注釋】
[1]混沌:指世界還沒有開辟以前的狀態(tài)。古人認(rèn)為天地未開時(shí)“混沌如雞子”。
[2]烏金:指煤炭。
[3]陽和:原指暖和的陽光,這里借指煤炭。
[4]意最深:有深層的情意。
[5]爝火燃回春浩浩:煤炭燃燒給人們帶來溫暖,就像春回大地一般。爝火:小火炬。浩浩:廣大的樣子。
[6]洪爐照破夜沉沉:爐火能夠沖破沉沉的黑夜。
[7]鼎彝:烹飪工具。鼎:炊具。彝:酒器。
[8]元:依賴。
[9]生成力:煤炭燃燒生成的力量。
[10]鐵石猶存死后心:古人以為鐵石蘊(yùn)藏在地下可以變成煤炭。意思是說:鐵石雖然變成了煤炭,但它依然造福于人類。此句和上面一句還有另一層意思:朝廷必須依靠臣民的忠心,并表示自己至死也要為國家出力。
[11]蒼生:老百姓。
【譯文】
鑿開混沌之地層,獲得烏黑是寶金。蘊(yùn)藏?zé)o盡之熱力,心藏情義最深沉。
融融燃起之火炬,浩浩猶如是春風(fēng)。熊熊洪爐之烈焰,照破暗夜最沉沉。
鐘鼎彝器之制作,全賴生成是原力。鐵石雖然已死去,仍然保留最忠心。
只是希望天下人,都是又飽又暖和。不辭辛勞不辭苦,走出荒僻之山林。
【賞析】
這首詠物詩,于寫物中結(jié)合著詠懷。前四句描寫煤炭的形象,寫盡煤炭一生。后四句有感而發(fā),抒發(fā)詩人為國為民,竭盡心力的情懷。全詩以物喻人,托物言志。詩人一生憂國憂民,以興國安邦為己任。其志向在后四句明確點(diǎn)出,其舍己為公的心志在后兩句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綜合全詩,詩人在詩中表達(dá)了這樣的志向:鐵石雖然堅(jiān)硬,但依然存有為國為民造福之心;即使歷盡千辛萬苦,他也癡心不改,不畏艱難,舍身為國為民效力。
【思考與練習(xí)】
1.這首詩是怎樣抒發(fā)詩人感情的?
2.《詠煤炭》這首詩表面上是詠煤炭,實(shí)際上是明志向。試結(jié)合詩句,說說詩人的志向。
上一篇:(唐)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xí)
下一篇:(南朝宋)劉義慶《詠雪》初中詩文|注釋|譯文|賞析|思考與練習(xí)